,李建兰也十分无语,几年没见,这家伙不但脑回路有点异于常人,就连眼神都不太好使了大多数女子见了文智轩都心花怒放,也只有他说文智轩丑了。
李建兰就当是妒忌心里再作祟,便转移了话题,“你是来找我爹的,还是来吃我弟弟的喜酒的?要是后者,赶紧把礼金送上来。”
“哦。”许儒懿应了声,而后与随从耳语几句,那随从便匆匆而去。不过片刻,那随从又回转而来,手上捧着一大堆东西。
“大肚妹,我恰巧在临县公干,听一个同学讲老师中年得子,才过来祝贺的。随礼准备得有些仓促,便将一些同僚送的特产也当作随礼给两个师弟,你别嫌弃的好。”
李建兰嘴里说着“肯定不嫌弃”,手上却不停地翻着那些礼品。
堆在上头的,全是一些腊肉干之类的土特产,而在下面的,则全是铜板!全部用绳子穿成一串串的,略略看了下,最起码有两千多枚!
第144章 不许见花蛤蟆
李建兰瞪目结舌,“你既是公干,带这么多铜板出门作甚?”
许儒懿理所当然地道,“方便啊。吃个饭、买点东西,总要花钱吧?自己带着铜钱多方便,不用别人找零。”
“……”李建兰彻底无语。
李秀才刚刚上了趟茅房回来,便见院子里突然涌进许多人,不但有司马家的,还有口称自己为“老师”的许儒懿,惊喜交加,良久才回神把人往里边引。
李建兰只顾低头查看许儒懿带来的礼品。可翻来翻去,除了铜板,再也没瞧见其他值钱的东西。不由得嘀咕一声,“小气鬼”,便把东西搬进了今日充当临时账房的陈氏的房间里。
按照风俗,孩儿满月,只能是祖父母带着去见祖先,孩儿的父母不能陪同的。所以,等李建兰再次转出来时,老李氏便让她抱上两个弟弟,跟她一起去拜祭先祖。
两个小家伙睡得香甜,才抱出门口,便引得很多女眷上前逗弄。
“好机灵,跟兰儿你长得真像!”
“是,这小胳膊小腿嫩白嫩白的,莲藕似的,真招人稀罕!”
赞叹声不绝于耳,李金凤的娘听了,便酸溜溜地搭了一句,“长得好看有什么用,还不是出生在这儿山旮旯里当泥腿子!”
老李氏立刻呛了回去,“我孙子是泥腿子怎么了,好歹清清白白做人!不像某些人生的儿子个个是个贼,刚学会下地儿,就行那小偷小摸的行径!现如今长大成人,整日里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连个人儿都娶不上,只怕死了也愧对祖宗!”
“你!你!”戚氏被噎个半死,她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她的两个儿子就是不省心的,才两岁多点,就时常跑出去偷邻居的瓜果,五岁偷鸡,十岁偷鸭,总之是坏事做尽了的,全村人都知道。
可老李氏也没有指名道姓,她一旦骂回去就等于对号入座,那不是犯贱吗?
戚氏被气个半死,李建兰便笑了,说道,“婶儿放心,我爹会送我两个弟弟去念书的,以后会是个有学问的泥腿子。”
说完,便一手各抱一个弟弟,仅跟在老李氏身后。
老李氏挑着担子唠唠叨叨,“你这话说得也奇怪,有学问之人还当什么泥腿子?不是大官就是大学问家,有出息着呢!”
她在前面稳稳地走着,李建兰瞧着这老妇人那矮胖却稳重的身影,不禁想,如若老李氏不那么偏心,就好了。
等李建兰与老李氏回来,便瞧见前后院都坐满了人,司马锐、许儒懿等人自然是被安排坐主桌,而女眷则留在了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