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罗娘子正拿着施粥棚的馒头,撕下一点送入口中。

刚品出馒头的滋味,眉头便皱成一团,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明白这么涩口粗糙的食物,怎么还有人排队争抢。

罗娘子听到队伍的人在讨论,什么城门下的小乞丐,脚步移动,朝着城门走去。

罗娘子从未见过穿着如此破烂的人,在罗府中。

即使是最下等的奴仆,也是衣着整齐,装扮周正。

罗府的老嬷嬷,看到罗娘子靠近了小乞丐,面上一片张皇失措,将罗娘子搂在怀里:“小祖宗,这热闹也看够了,快随我回去吧。”

罗娘子指着萧与?Z:“那是什么?”

老嬷嬷暗呸一声:“冻死的乞丐罢了,娘子离远些,小心沾染了晦气。”

馒头被罗娘子攥的皱巴巴的,她挣脱老嬷嬷的手掌,跑到萧与?Z面前,将馒头塞到他手里。

那双黑黢黢的眸子忽然动了一下,罗娘子噔噔噔地跑回了老嬷嬷怀里。

“哎呦,小娘子真是菩萨心肠,连路边的小乞丐都愿意施舍……”

主仆两人的声音渐渐远去,萧与?Z动了动手掌,抓住面前染了灰尘的馒头,往嘴里塞去。

那年冬日格外寒冷,据说冻坏了地里不少庄稼,也冻死了不少流离失所的人。

可萧与?Z活了下来,还跑出了乞丐窝。

流年似水,萧与?Z穿着打满布丁的青衫单衣,拿下了乡试头筹。

报喜的人,根据萧与?Z留下的户籍,找到了他的父母双亲。

萧与?Z父亲已经故去,只留下一个母亲,听闻这等喜讯,摇身一变成了众人追捧奉承的中心。

她自诩为萧与?Z的生母,在旁人的鼓动下,生出了为萧与?Z定亲的心思。

毕竟这个孩子被她早早卖了出去,心里难免存着怨气,不如由自己挑选佳媳,两人在府中相互依靠,到时萧与?Z即使心中郁郁,怕是也要掂量母亲娘子的份量。

王氏便是萧母精挑细选的佳媳,模样端庄,品行极好。

王氏在见到萧与?Z之前,对萧母十分恭顺。只是在得知萧母是瞒着萧与?Z定下的婚事,这份恭顺就荡然无存了。

萧与?Z留下户籍所在,是依照当朝科举规定无奈为之。

若是无户籍的乞丐流亡人士,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可科举之事被萧母知晓后,秘密定下了婚事,周围人皆在劝慰萧与?Z。

毕竟是生母,生养之恩,难以偿还,至于婚事,哪一个郎君不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众人都在规劝萧与?Z,字里行间不外乎一句:你要忍耐,孝道大于天,生母,婚事……种种不满,忍下便是。

可萧与?Z眉峰冷冷,声音如同朔冬冰雪:“不可。”

他不顾萧母的软硬兼施,昔日兄弟的言辞恳切,苦苦哀求,舍弃了和生母的关系,成了孤家寡人。

只是与王氏的婚契,已经过了明路,却是无法断绝。

王氏手持羹勺,在玉碗中搅了又搅,却是分毫未沾,她声音平缓,似是在诉说着旁人的事。

“我今日唤你过来,讲清这些事,是希望你能明白,罗娘子对于郎君的意义,万万不可小觑可她。”

在王氏心中,罗娘子所谓的「恩情」。不过是一个馒头,依她看来,有没有那个馒头,萧与?Z都能走到今日的地步。

偏偏萧与?Z冷心冷情,却对这细小的恩情记得如此清楚,在罗家遇难后,救下了罗娘子,还锦衣玉食地养着她。

宝扇鸦羽轻颤:“妾身自当谨记。”

离开了正院,宝扇放缓脚步,心中细细思量:王氏不将那恩情做恩情。但萧与?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