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再到繁荣,几个千年就这样过去了。
几米之后,周昶一登上白莲塔便见到了一个人的背影。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第一眼就认出来了,是经鸿。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周昶并未走上前,而是静静观察了下经鸿凭栏的背影。
细雨绵绵的白莲塔顶上,经鸿撑着一把伞。伞骨斜斜搭在肩上,伞盖正好遮着他头。下方是已经奔腾2500年的京杭大运河,是一片龙形的花海,是笼着烟雾的流水,是青瓦、白墙,是江南的枕水人家。而近处,是经鸿在撑着伞,伞在他眼前转了个圈儿,几秒后,又是一个圈儿,再几秒后,还是一个圈儿,一些水珠被甩开去,晶莹剔透的。伞下,经鸿穿着白色毛衫,与以往不大一样。
周昶想:那个发旋的说法儿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他思忖了下,不想打扰经鸿看风景,一个转身,下去了。
经鸿在塔顶上站了会儿,发现时候已经不早了,便也走下白莲塔,往东栅去了。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53_5.png?r=0.34703757183315964">
很快到了东栅,经鸿走在青石板上。因为想看看沿路的风景,经鸿的伞没打得很低,于是有的时候,倏而一阵江南的风吹过来,裹着细雨扑在身上,凉凉的,却很舒服。
两边是廊桥、水阁、酒肆、茶馆、染坊、酱园,处处如画。
每扇门似乎都能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里头的人如今日一般,在劳作,或者在调情。
经鸿逛了几个地方后,看见了一座廊桥。
带着顶棚,却被分为了左右两座,中间被带着镂空的一扇扇雕花木窗隔了开来。
这时已经有了游人,经鸿随口问:“这个就是逢源双桥?”
“对哒!”一个当地人没认出来经鸿,回答道,“这个就是逢源双桥!”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53_6.png?r=0.8050313162464102">
据说,走左面桥升官,走右面桥发财,左右逢源。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53_7.png?r=0.9231685055094241">
门口的简介上说,老人临终的时候在谵妄中见到了美术馆的设计方案,只评价了七个字:“风啊、水啊、一顶桥。”
经鸿不懂艺术,只隐隐约约知道木心好像是一个知名的画家。不过反正闲来无事,经鸿便走了进去。
对方的脸并不完全,隔着优雅古典的窗上雕花。
在一面墙前,经鸿停了好一会儿,一幅幅看墙上的画。
一个人只能走一边,这明明是说,人没办法左右逢源,莫贪得无厌。
周昶也撑着黑色的伞,穿着灰色的毛衣,似乎感觉到了他的视线,也透过镂空回望过来。
经鸿没什么情人,同时升官已经升到了头,发财也发到了头,再求什么难免叫神仙们厌烦,于是便挺随意地踏上了左边儿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