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3)

合作、想给它订单了。这家公司算是一个非常好的赚钱机器,可以弥补收购投入。还是那句话,能少花点当然还是少花点。

最后,肉眼可见,欧美国家对跨境收购的审查越来越严。而不管是医疗还是AI都绝对是敏感行业,泛海、清辉都想趁现在拿下一家欧美公司。

赵汗青说:“清辉对价高一点点。现在Med-Ferry已经说,泛海若不提高报价,就打算取消对我们的推荐,转而接受清辉的要约了。”

“嗯。”经鸿问赵汗青,“这个案子,有把握吗?”

“我们应该可以赢下。”赵汗青道,“泛海、清辉财力相当,清辉提高报价,我们也可以提高报价,大家预算都差不多。以往,纯粹比赛报价的话,最后总是差在毫厘。”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46_3.png?r=0.8907341929594614">

赵汗青又继续分析:“但是,Med-Ferry是做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而清辉曾经收过一家3D打印金属植入物的公司”

“我知道,”经鸿说,“未康医疗,是吧?”

“对,”赵汗青点点头,“今年,未康医疗好几样东西,比如脊柱人工椎体,已经拿到FDA和CFDA②的注册证了。这家公司明年打算在香港申请上市,拿一个‘3D打印第一股’的名头。我看,之后清辉应该会想立即拆分Med-Ferry,拆成两个独立公司,其中一家做主营业务,而另一家……专门做分销。现在,Med-Ferry公司的分销部门权力比较受限制,而‘分销’如果独立运营,发展自然可以更好,也不会因为要卖Med-Ferry本家的骨科产品就不能再卖其他家的了。清辉那边应该很急,想借Med-Ferry原本的‘骨科器材销售渠道’帮未康医疗的产品迅速打开欧洲市场。”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46_4.png?r=0.7181425406594165">

赵汗青便又道:“清辉可能还想要将两个公司重组、整合,比如砍掉Med-Ferry不太行的产品线,把砍掉的工厂直接当作未康医疗在欧洲市场的工厂,毕竟调节温度、湿度等等的设备都是现成的,还有仓库也是。”赵汗青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这样能替未康医疗节约大量成本,全力帮助未康医疗香港上市。其实我看啊,清辉入场Med-Ferry的收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想帮未康上市,当‘3D打印第一股’,在3D打印这个领域占上鳌头拿稳市场,也给清辉未来的收购行为增加筹码。”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46_5.png?r=0.3923390266636584">

“但,”赵汗青又说,“我们泛海却不需要立即拆分或者重组。之前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Med-Ferry的老板还是希望维持公司的一些东西的,不想公司面目全非,否则就不会提出‘不裁员不降薪’‘保持工会的独立性’等等要求了,谁也不想自己心血易主之后支离破碎。这些要求清辉那边是没办法答应的,因为分拆重组是清辉此次收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清辉一出手,Med-Ferry必定七零八落。而且周昶风格跟我们不太一样,很凶狠,唯我独尊的。那,在总对价差不多的情况下,泛海自然占着优势。”

“明白了。”经鸿点头,“继续吧。辛苦了。”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