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3)

嫂们,甚至带着她们考CPR证书,提供最新信息并且持续监督,而不是让那些月嫂考完“水证”就再也不管了。她还打算吸引一些新生儿科的退休护士……

经鸿回望了一眼。

她演讲完后,评委、嘉宾纷纷提问,她一一答了。

之后氛围重新变得热烈。

这番话,让其他评委都怔了怔。

“你一丁点儿本土化都没做做。”经鸿目光从选手脸上移到了大屏幕上,“举个例子,BP(商业计划书)翻回第9页。”

“……”经鸿愣了一下。

鲲鹏、华微合并案(六)(当时是适逢其会、猝不及防...)

创业大赛的赛场上,与周昶同坐评委席,蓦地,经鸿就回想起了他第一次见到周昶的那一天。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44_1.png?r=0.951914607729341">

经鸿一直不大跟圈子里的“企二代”混在一块儿。一是因为泛海集团一直都是互联网的巨头企业,与其他的那些公司其实不在同一水平,他就算没有任何社交,其他人也会敬他三分惧他三分;二是因为科技公司的老总们基本都是理工出身,不大喜欢灯红酒绿,而儿女们受家庭影响大多行事也比较低调;三是因为经鸿自己也不喜欢抽烟喝酒飙车泡妞,他觉得这种原始层面的快-感非常无聊。

<img src="/book/202302/07/13516/p_image/593444_2.png?r=0.5392281742072862">

从全北京最好的小学,到全中国最好的中学,而且还是全国招生的实验班,再到全世界最好的大学。

但赢得多了,其实也有一点儿麻木。

见到周昶,是在一次全美高校商业方面的比赛上。

经鸿专业是计算机,不过毕业后,经鸿读了斯坦福MBA与CS的联合学位不少大学有这样的联合项目。名校的MBA通常需要至少两年工作经验,于是经鸿当时既申了这个,又申了单独的CS,觉得MBA能读就一起读,不能读也就不读了。

不过因为经鸿父亲是经海平,经鸿本人是IT巨头泛海集团的接班者,而世界名校的商学院最最注重人脉资源,“泛海集团的继承人是GSB的校友”这件事儿对校友网的建设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经鸿的学校、排名、实习经历、获奖经历、推荐信等又全部是数一数二的,足以证明他的出色,他被录取了。三年之后,经鸿又将CS的MS转成了PhD(博士),这是后话。

总之,因为同时修MBA,经鸿参加了那个全美高校商业方面的大赛。

由于课上一贯表现,经鸿还是团队的leader,即使他只是外国人而且英语并非母语。

半决赛上,经鸿率领的斯坦福撞上了他们学校的“宿敌”同在湾区的另一所名校,UC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伯克利的商学院也在全美的前面几位,但与TOP 1的斯坦福以及哈佛有一定差距。UC Berkeley最强的专业是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工程、社会学、历史学等等等等。

当对面学校出场的时候,经鸿非常惊讶地发现,对面学校那个leader竟然也是中国人!对方长着一张东亚面孔,而经鸿呢,在美国待了几年,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一张脸孔是ABC的、是日本人的、是韩国人的,还是自己同胞的。

对面的leader明显是同胞。而且身材高大、气场压人,一双眼睛清清亮亮,像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