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生产队今天正好也在附近田里干活,遥遥地听见这边传来欢笑声,纷纷抬起头好奇道:“他们这是怎么了?这么高兴,他们这是挖到金子了?还是他们生产队的母猪生了一窝崽了?”
这时,一个好打听的队员喘着气跑过来道:“他们生产队又出了一个大学生,一个大专生。”
“哎哟,第三生产队这是积了什么德了,每年都有人考上。到现在他们已经有三个大学生,三个大专生了吧。”
“这还不算那些高中毕业生,有好几个年轻后拿了高中毕业证就进了公社、县里的单位当干事,他们生产队现在出去办事都比我们队出去办事方便,上次交公粮,他们交的就比我们快,因为粮站有他们生产队的后生。”
“他们生产队还有几个初中毕业了,进了厂里当工人,买锄头铁铲都比我们便宜,听说拿的是次品。但那次品就是缺了个角,又不影响锄地。”
“你们说他们生产队的祖坟位置是不是比我们好啊?一窝蜂出了这么多人。”
“我估计是。哎呀,听说当年他们那块祖坟地本应该是我们村的,我们村跟他们换了。你们说当时为啥换啊,不然现在就是我们村出大学生了。没准我家也能有一个。”
“做你的青天大梦吧,你就在这瞎说。哪有换祖坟地这一说。什么话张嘴就来,第三生产队要是听说了又得跟我们吵架了,架还没打够啊?再说了,他们出大学生那是得了部队的便宜。是他们上的那个部队子弟小学好,那个赵校长厉害。”
“以后我让我们姑娘就找个第三生产队的后生嫁了,生的孩子也能读部队子弟小学。”
“嘿嘿,那你要趁早。你是不知道他们生产队的后生有多抢手,那一个个都能干,早就被人盯上了。他们队的姑娘也抢手,一个个都识字,文化水平高。”
第三生产队就这样再次成为全公社羡慕的对象。
因为这次考取的人数是最多的,赵静直接组织这群考上的学生给全校学生做了一个经验分享大会。
还请了两个特别开明有见识的家长分享如何教育孩子,一个是第三生产队的,一个是家属院的。
这一天,操场上简直人山人海。
比家属院看电影还热闹。
“我们家那小子,小时候我哪里能看的出他能考上大学啊,每天上山下河,和人打架,抽他的吹火筒都断了好几根。他三年级那会,学校开始奖钱,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不,那次三毛几个得了五千元券回村,把大家伙羡慕坏了,我们家小子也羡慕坏了。我就对我家小子说啊,你下次如果也得了奖学金回来,我还另外奖励你吃肉。
我家小子馋肉又馋钱,下学期果然得了三千元券回来。后来每个学期都这样,就这样一路读完了小学。读完小学就没有奖学金了啊,这下坏了,我家小子又开始不认真了。”
那个满脸沧桑的父亲话音刚落,台下便传来一阵哄笑声。
“学校不奖钱,我就学着赵校长的方法自己奖。班上考第一名,我奖励一万元券,第二名,奖五千元券,第三名,三千元券。就这样一路哄着读完了初中、高中。没想到最后给我考了一个大学回来。所以,现在赵校长让我给大家讲怎么教孩子,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啊,可能当初就是这个钱和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等他得惯了第一名,第二名,你不让他读他还难受,,,,”
“哈哈哈哈”
这位老父亲在台上讲得风趣幽默,引得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等到活动结束时,台下的人们还在三五成群地讨论着。
“哎呀,山子,以后你也考个大学,让你爹我也上台讲话,出出风头。”
“爹,那你得先舍得花钱买肉奖励我,刚刚二大伯的话最重要的部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