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英家就一个孩子,人也比赵静实在,应该能拼一拼手风琴。就是怕已经和别人家拼了。

这么一想,她便加快了脚步。

张凤英正在屋里烧猪脚,吴梅一进屋便闻到了香味,“凤英,你这伙食可真好,这是炖的猪脚吧?”

张凤英回头见到吴梅,想着扶她在椅子上坐下,“是啊,有些日子没吃了,就想吃了。梅子,怎么了?这会儿过来找我?”

吴梅闻着香味,心思倒是一时被猪脚勾住了。常年没怎么吃好吃的人,闻到香味总会有些受不了,心里想着凤英果然是跟赵静学的样,连吃食这块都学了去。

“不年不节的吃猪脚,你们家老姜不说你?”

“这有什么好说道的。我煮了他也能吃到。等会你回去给你端一碗走,你怀了身子,我也没给你送些吃的。”

吴梅忙摆手道:“这么贵重的东西,你自己留着吃吧。梅子,我来是想和你说个事。我想让我们两家拼一台手风琴。你们家还没答应别家吧?”

正给吴梅倒茶的张凤英顿了顿,其实她猜到了对方的来意,将碗端给吴梅,然后笑道:

见到吴梅,立马猜到对方来意,脸上带着笑道:“梅子啊,我们家不准备和别家拼手风琴。一是我们家和平说不愿意,二是我也想学。我们两个人用几乎就占满了时间。”

吴梅:“……”

这一套说辞怎么和赵静一模一样?不愧是和赵静天天混一块的人,凤英都不如以前实在了。

她忍不住嘀咕道:“你怎么和小赵一样啊?这不是孩子学的东西嘛?”

张凤英闻言,故作惊讶地反问道:“谁说手风琴只能是孩子学的?孩子学习,我们大人也可以学啊。再说了,你不觉得孩子们在进步,我们这些做大人的也应该进步吗?梅子,我觉得你也可以加入我们。我看你家也单独买一台吧,学个手风琴,既陶冶情操,又能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大家一起学,多好。而且你肚子里的孩子听音乐还能接受一下胎教,对你孩子也好。”

吴梅:“......”

她立马站了起来,“算了,你家不行,我再去问问别家。”

第249章 怨气(补)

然后往外走,走到院门口的时候,便看到姜副政委手里用报纸包着一大包桃子走进来。她和姜副政委笑了笑,便走了。

身后传来姜副政委的说话声,“炖猪脚了?”

吴梅立马停下脚步听了起来,不知道姜副政委会不会骂凤英败家。

“嗯,突然就想吃了。”

“你是应该多补补。你不是还说想吃炖排骨吗?后天赶集的时候去买。”

“既然姜副政委发话了我就去买。咦,你怎么买桃子了?”

“你不是爱吃桃子吗?这是老乡家买的。”

吴梅愣愣地站在那,突然看到有人往这边走,不好再待下去,又愣愣地往家走去。刚刚那是姜副政委在说话?这还是以前那个处处看凤英不顺眼的姜副政委?

最后吴梅家并没有买,因为其他准备买的人家都已经自行拼好了。并没有人家和吴梅他们拼。

就这样家属院,包括赵静家的手风琴,一共有五台手风琴。不过学生却有三十个。平均下来就是六人共一台手风琴。

这节手风琴课被安排在了每周四下午。

张凤英和赵静并肩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张凤英还是有点别扭,低声对赵静道:“我们真去学啊?我还以为这只是为了拒绝别人的由头呢。”

赵静轻轻一笑,“话都说出去了,自然要去做。人总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多学一门东西总是好的。”

张凤英虽然和吴梅说的时候理直气壮,但这会在赵静面前还是有点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