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珍珠去跟沐老太爷和父母打过招呼,回到自己屋里与郭怀旭一起吃饭。
沈复年听着西厢房里的动静,等女儿女婿吃过了饭,他让月牙把二人叫了过来。
堂屋里的灯很亮,沐氏在拉鞋底,沈复年坐在那里喝茶,身前的桌子上放了纸笔。
沈珍珠对沐氏道,“娘,别在灯下做针线,仔细伤眼睛。”
沐氏嗯一声,“拉鞋底不要紧,粗针粗线的,不用费眼睛看。快坐下,你爹有事情跟你们说。”
小夫妻一起坐下,沈复年对郭怀旭道,“咱们家加上你那二十亩地,现在有近二百亩地,其中有八十亩地是连在一起的。明日你起早一些,跟我把这所有的地巡两遍,先把地方记住。还有咱们家的佃户,名字都在这里。”
沈复年伸手从旁边拿出一个小匣子,从里面掏出十几张纸,上面都是他和佃户签的契书。
“你仔细看看,以后要把每个人都记清楚。”
郭怀旭接了过来一张一张细细的看,他记性极好,看了两遍之后都记下了下来。
他将纸收起,对沈复年道,“张坊有三家,一家张大春,租了咱们家在张坊东边的十亩地……”
郭怀旭从头到尾背了下来。
沈复年吃惊地看着女婿,就这两遍,女婿全部记住了,且一字不差。
沈复年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失落,这么有天赋的孩子,却被埋没了。这若是我的儿子有多好,老天不长眼,让他命运波折。
旁边沐氏也十分惊讶,心里暗自思索,爹和大哥都说旭哥儿十分聪明,她还以为中间有客套的成分,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沈珍珠拉了拉郭怀旭的袖子,“往后你每次要背错几个。”
郭怀旭不解,“为甚要背错几个?”
沈珍珠皱了皱鼻子,“我爹让我记这个,我背了一天才背会。你这一会儿就记得一字不差,把我比到泥里去了。”
郭怀旭忍不住笑了起来,拉起她的手看了看指甲,“晚上擦点油,别裂了口子。我听你的,往后每次背错几个。”
沐氏笑着骂女儿,“真是不讲道理,自己笨,还不让人家聪明。”
她并没有去追问女儿为何伤了手,用脚指头也能想到,肯定是今天去郭家干了活。就女儿这个娇气样子,动动手都得受伤。
沈复年收回女婿手里的契书,“你们去歇着吧。”
沈珍珠并未动,“爹,我想过几日跟着旭哥哥一起去祁州进货。我列了个单子,您帮我看看。”
沈复年接过单子仔细看了看,拿起笔把其中一些划掉,“真要去就多买一些,省得年前再去。这回我不跟你去了,让小李和月牙跟你一起。速去速回,莫要贪玩。”
沈珍珠笑道,“爹,我又不是小孩子。”
沈复年点头,“去吧。”
小夫妻一起离开正房回了自己屋里。
进屋后,沈珍珠不管郭怀旭,自己在屋里走来走去,还伸伸胳膊伸伸腿。
郭怀旭奇怪,“这是做甚?”
沈珍珠笑道,“消食啊,我晚上吃多了,动一动好克化。”
郭怀旭见她单脚站立,一只手抓住另一只脚的脚尖,脖子高高昂起,像一只飞翔的小鸟一样,觉得她这样十分讨喜,“站得稳吗?要不要我扶着你?”
沈珍珠保持这这个姿势,“不用,你去忙你的。”
郭怀旭并未走,“我不忙。”他端着一杯茶站在那里看着她,脸上一直带着笑。
沈珍珠做完这个动作,又开始做别的,一边动一边嘴里唱着不知名的小调,“姐就是女王,自信放光芒……”
郭怀旭听到这词儿,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娘子,这小调在外头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