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方面就让林厨娘带着两个婆子,给他们做稀饭和馍馍,早、晚一天两顿。
除此之外,她还额外每人每天给他们五个铜板的工钱。
这个待遇在这个动荡又饥荒的年代,算是好的不能再好的了。
但此时江黎看着弯腰干活的长工们,却是越看眉头就皱得越紧。
这进度也太慢了吧?跟乌龟爬似的,她想不注意都难。
莫不是他们想拖延时间和进度,希望以此能多留在山庄?
江黎能理解他们的心理,但绝不会让他们影响到春耕。
她走下了高塔,找到了二十人中最擅长种植的邓老头,神情严肃又冷峻的问:
“时间已经过了大半日,你们这边为何进度如此慢?”
邓老头满脸沟壑,脊背也因长期劳作而显得有些佝偻,才三十多岁的年龄,看起来却最少有五十岁的样子。
面对江黎的质问,老头子的腰板弯曲得更低了,声音中带着几丝颤音回答:
“回庄主,小老儿正要跟您反映。这地已经多年未种,去年又是大旱,就是已经下过雨土壤也还是板结得如同石块,实,实在是不好开垦。”
江黎这才看向地面,发现泥土确实是一块一块。
她不是很懂农事,以为下了雨就会翻地就容易了,没想到照旧不易。
邓老头指着奋力拉犁的耕牛和地面划出浅浅的痕迹,示意他没说谎。
他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江黎的神色,鼓起勇气道:
“庄主,牛的蹄子都磨破了,土地却还是很难翻动。不如就让它歇着吧。”
他摸了摸停在跟前气喘吁吁的牛背,满脸心疼。
江黎弯下腰去捏地里的土块,心里暗暗叹气。
现在淮州的局势也不是很好,她其实也有些拿不准在这么动荡的时期种地,到底值不值得。
她其实也担心自己辛苦种下粮食,到时候却被人摘了桃。
可若是相对安定的淮州都不种地了,那今年的粮食从哪里来?
以后粮食怕是只会更紧缺。
老邓头见江黎沉默的看着脚下,还以为自己多话惹怒了江黎,战战兢兢的就要下跪。
“小老儿多嘴,还望庄主勿怪。”
江黎没让他跪下,她在老邓头膝盖快要接触地面的前一刻扶住了他。
“没怪你,带着他们好好帮我种地,还有你告诉他们若是谁做的好了,以后有机会留在庄子。”
老邓头眼睛唰的亮了起来,他们无家可归,做梦都想留在山庄。
江黎看着累得气喘吁吁,却还在努力拖着犁的耕牛,脑中忽然想起在逃荒路上遇到的林里正家的老黑牛……
当时高温,她和林里正的队伍在一起时,就是坐在老黑牛拉着的板车上。
看着自家的耕牛气喘吁吁拉犁的样子,她忽然觉得它老黑牛有些像。
想起老黑牛,她不免想起林里正、林悦、林灼还有林悦给林悦驾车,下盘很稳的汉子。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他们有没有顺利过了长平关?还是说已经像其他流民一样,死在了那个都尉的箭雨下……
江黎这一路上遇到过很多人,但她很少会回想起他们。
这时候猝不及防的想起故人,也只是在脑中闪过一瞬。
很快,她的思绪就落回了当下。
江黎盯着田地沉思片刻,随后下令:
“让牛歇着,叫上所有护卫和男丁,一人发一把镐头过来翻地。”
时间很赶,若是错过春耕,那之前又是雇人又是买种子的岂不是白忙活了。
刚修建完密道,还没歇上几口气的护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