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子、周小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周清怀身着玄色锦袍,身姿挺拔地下了马车,抬手虚扶:

“王大人不必多礼,此番我与舍妹奉父亲之命,前来协助赈灾。”

周清柔(江来娣)紧随其后,淡粉色的披风在风雪中轻轻飘动,她温婉一笑:

“王大人,如今灾民受苦,还望您多指点,我们也想尽些绵薄之力。”

王德发连连点头,侧身引着二人入府。

“二位放心,下官已安排好住处,稍后再详谈赈灾事宜。”

待在客房稍作休整,周清柔便迫不及待地对周清怀说:

“三哥,我想去看看灾民们,不如现在就去施粥?早一日施粥,就能早一日帮到他们。”

周清怀看着妹妹眼中的急切,眼中柔意更甚,他宠溺的道:

“好,我陪你一起去。”

一行人来到城隍庙前的空地。

此时,施粥棚还未搭建完成,工匠们正顶着风雪忙碌。

周清柔皱着眉头,主动上前与管事的衙役沟通:

“劳烦先将闲置的帐篷支起来,让老弱妇孺有个遮风挡雪的地方。”

她又转向周清怀:

“三哥,能否请护卫们帮忙,先去附近村落通知一声,就说午时开始施粥。”

周清怀立即吩咐下去,同时命人加快搭建施粥棚。

周清柔则亲自查看食材。

发现糙米中混着不少碎石,便撸起袖子,招呼仆人们一起挑拣。

“这些碎石若是煮进粥里,吃坏了肚子可如何是好?”

她的语气中带着悲天悯人,周围的仆从听后,对她的好感加深。

周清柔一边挑拣,一边耐心地教身旁的丫鬟。

丫鬟杏儿哪见过这么好脾气又心善的主子,只觉得自己真是好运气。

要知道,在听说夫人要在一众得力的大丫鬟中,选一人派给这位刚寻回来的小姐时。

府内的得力的大丫鬟们都只觉得天塌了。

在她们看来,服侍清柔小姐是脸上无光的,就跟服侍一个泥腿子没什么区别。

她之前也是这样想的。

但现在,她只觉得无比的庆幸。

跟着心善又得宠的主子,可比那些娇蛮喜欢搓磨下人的主子好多了。

且,不知道为什么,在看见清柔小姐的第一眼,她就觉得亲切。

跟在清柔小姐身边,她觉得很幸福。

半个时辰后,热气腾腾的米粥准时出锅。

施粥棚前,队伍已蜿蜒至城门拐角。

周清柔身着素色棉衣,身为官家小姐她一点也不摆架子。

她站在棚前,高声喊道:

“乡亲们排好队,人人都有粥喝!先给带孩子的、老人和病弱的!”

她的声音清脆有力,在风雪中格外清晰。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汉颤巍巍地走上前,周清柔赶忙递上一碗粥,还不忘叮嘱:

“老伯,小心烫,慢慢喝。”

老汉捧着粥,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

“好人啊,菩萨保佑你们!”

周围的灾民也纷纷道谢,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谢谢”声。

“姑娘,能不能多给半勺?家里还有个娃娃在等着……”

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襁褓,声音里带着哭腔。

周清柔抬头,见孩子小脸冻得通红,睫毛上还挂着冰碴。

立刻舀起满满一勺粥,又从袖中掏出个干硬的馒头,塞进妇人手里:

“快拿回去,给孩子垫垫肚子。”

施粥进行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