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安慰一番后,江黎把那股子不乐意给憋了回去。
“这个牌子是分配地下来前你住的地方,拿好别丢了。”
江黎接过简易木牌,随后张大人就安排人给江黎的马匹估价。
好在,官府也还没到丧心病狂的那一步。
她的马匹卖了40两,多的不说,一半的价钱是给了的。
这匹马得来时也没花钱,她倒也没有太过心疼。
解决完马匹,就有专门的引路人带她去窝棚。
离开前,她看见矮胖男人将自己给他的10两银子,塞给了登记的张大人。
领路的男子走的很快,江黎塞了五文钱在对方手中,笑问道:
“敢问大哥,分配结果何时能下来?”
领路的男子收下了钱,自然也愿意和她多说几句话,脚步稍稍放缓,神色也和悦了起来。
“这些时日灾民不算多,长则三日,短则一两日分配结果就能下来。”
“现在不算多?意思是之前来此地的灾民更多吗?”
江黎听后有些诧异,她以为她就算逃荒早的了。
“没错,半月前从北地逃过来的灾民更多,这片区域搭起的窝棚都住不下,不少人只能露天休息。”
“既如此,会不会好地方都给先来的灾民分配了?”
江黎面带隐忧的问道。
“这个你大可放心,分配地的好坏不是先来后到能决定的,你是胖六介绍来的,自然不会分的太差。”
毕竟能办理得起女户的可都是有钱人。
怎么可能会把有钱人分配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不让她消费。
江黎听后点头,在心中暗暗把胖六这个名字给记住。
交谈间,他们穿过乱七八糟臭烘烘的窝棚,来到一间地势稍高的窝棚。
周围虽然还弥漫着一股子说不出来的臭味,但和他们一路上穿过的窝棚好多了。
并且,这片区域的窝棚整体也比下方的大了一些。
下方的一间窝棚大概有10平方米左右,他们现在所处的窝棚却有12平方的样子。
“你暂时就住这里,遇到什么事情就叫周边巡逻的官爷。”
引路的男子对江黎的感观还不错,遂多说了一句。
江黎点了点头,走进了窝棚。
窝棚里面已经住了两人,是一对母女。
母亲大概三十岁出头,女孩估计也就比江黎小一两岁。
女人一看就是个精明有心眼子的。
江黎进门后,她迅速瞟了江黎一眼,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主动开口道:
“姑娘你也是分在这个窝棚的?”
江黎点点头,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
“哎呀,这当真是好缘分!我们是从荆州过来的,大家伙都叫我张大娘。”
张大娘指了指坐在草席上好奇看着她的女孩。
“这是我女儿阿花,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江黎笑笑,“我姓江,也是从荆州过来的。”
江黎半真半假的应着。
人已经选了块空地,放下了背篓,开始打起地铺。
“那感情好,咱们也算是老乡了,期间还请多多关照才是!”
“大娘说的是。”
江黎很给面子的回应道。
“我听说啊,一个窝棚最少要住四人,也不知后来的人品行如何……”
张大娘见江黎好说话,便嘴皮子巴拉巴拉的说个不停,话里话外都是在拉拢江黎。
江黎道也能理解张大娘的打算。
同住一个屋檐下,若是她和后来的人联合起来,她们母女必定势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