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赶紧闭上嘴巴,她刚才所言,不就是承认了自己故意设下计策,诬陷宝扇。

褚时看着身形发颤的宝扇,和一脸震惊之色的嬷嬷,说道:“既是偷盗之事,便没有小事。不如前去寻太后娘娘,辩个清楚明白。”

嬷嬷周身一抖,她极其想要拒绝,但此时,她宛如水流上的船舶,哪里有选择的权力,只能顺水推舟罢了。

钟太后得知此事,唤来唐秀女并一干人等。

唐秀女咬牙坚持,那翡翠簪子是亡故母亲所赠,虽然价值不高,但意义非凡。

因此,翡翠簪子不见了,唐秀女才慌神做下错事。

唐秀女这般说辞,最后算来,顶多是嬷嬷手段不当,定不了诬陷的罪名。

其余秀女也观望此事。孙如萱站在人群中,暗自攥紧了手掌。

钟太后询问众秀女,可曾有人看到过唐秀女的翡翠簪子。

其余秀女皆摇头否认,唯有孙如萱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钟太后开口道:“孙秀女,你可见过?”

孙秀女抬起头,看到钟太后询问的视线,和唐秀女警告的神色。

孙如萱转过身,就能看到宝扇柔弱的身姿,她并没有侧身,只安静地站在那里。

孙如萱心中天人交战。她那日偷听到唐秀女和嬷嬷的议论,大概能猜测出,此事是唐秀女故意设计。

若是孙如萱开口,便能证实了唐秀女的诬陷,宝扇也能清白。

可若是如此,孙如萱便会卷入皇宫争斗中间。

何况,孙如萱打量着宝扇纤细的身段,脑袋里想的,却是墨玉被宝扇抱走的画面。

为了一个舞姬,还是她并不喜欢的舞姬,当真值得吗,日后她便不能再过那些淡然的日子。

孙如萱听到自己的声音响起:“回太后娘娘,未曾见过。”

说罢,孙如萱便浑浑噩噩地退回众人之中。

事情很快有了决断。纵使宝扇被冤枉之事,是摆在明面上。

但无人愿意作证,这事便不是诬陷,只是牵连。

嬷嬷被罚了月银,唐秀女被规训几句。

钟太后刚要开口,让众人散去,便听到唐秀女身旁的侍女,脚步匆匆地赶来。侍女垂着脑袋,躲开唐秀女的视线。

侍女心中纠结,但若是不言明这事,日后钟太后得知真相,她难免会被唐秀女牵连。

思虑至此,侍女跪地呈上一只翡翠簪子。

“太后娘娘,簪子已经找到。”

钟太后轻应一声,询问道:“是从哪里找到的。”

侍女声音发抖,但不忘记撇开自己过错:“是在唐秀女的成衣中掉出来的。裁衣局送来成衣那日,唐秀女就格外爱护,不许奴婢触碰。今日奴婢收拾柜子,才从中发现的。”

如此一来,便是唐秀女故意栽赃陷害。

唐秀女想要辩驳,但钟太后已经厌烦了此事。

钟太后在顺成帝的后宫时,也时常被冤枉,今日触景生情,便重重责罚了唐秀女。

“你既喜欢用规矩压人,依照宫规,偷盗者受棍棒,诬陷人偷盗者也当受同样的惩戒。

若是打完之后,还有余息,便抬回家中。若没有,便让唐大人领回去。至于其余奴婢,同样惩戒。”

说罢,钟太后便转身离开,只留下一地哀嚎声音。

银花给宝扇手腕涂抹着伤药,嘴里念叨着:“听闻奴婢中间,死伤各半。唐秀女倒是命大,被抬回家去了。不过命虽然保住了,但身上鲜血淋漓,定是会留下病根的。

听闻唐大人连正门都不许她进,只开了一侧小门,让唐秀女回府。”

银花这才意识到,钟太后有多么手段狠辣,想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