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却骂他卑鄙,说瞧不起他。
只是想想,柳雁已是痛苦万分。从家门一直跑到小巷,衣裳全湿透了,没有打伞的她发梢也直滴落雨水,可她没有看见苏定。几乎忍不住要去苏家,可到底还是忍住了,她不能这么去找他,否则旁人看见,苏定的名声也没了。
她懊恼不已,又转身回家,去找哥哥帮忙去苏家看看吧。
柳长安来不及问妹妹怎的和苏定认识就被她推出门外,只好马不停蹄去了苏家。一个时辰后,他才回来,将一封信交给妹妹,“苏定让我转交给你的。”
已换了干净衣裳的柳雁坐在暖炉前,打开未封蜡的信。信上字体俊逸端正,字字清晰。
信上字墨并未干,可见是刚写。看完这信,柳雁握着信纸的手,已在发抖。
“帝尚轻,误信小人,错判祁家冤案,夺其七十八口人性命。不日真相大白,父为国安,独揽罪责,承世俗谩骂数十年。直至离世,终不得平反。大殷负我苏家父子,再难独留,故去,勿念。致吾友苏定。”
即便是暖炉在前,也不能暖了柳雁的心。她弯身抱膝,几乎蜷缩一团。
苏自成没有做错,做错的是圣上。可苏自成为了不让局势动荡,因此将罪名揽下。所以圣上才会那样重用左相……但因他揽下罪名,导致被朝野谩骂数十年,而苏定也遭人排斥。
若世人知道真相是如此,那朝廷定会有更大的动荡,指不定会有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而谋反。
所以苏自成不说出真相,苏定明他父亲,也不言语半句。而今他的父亲已去,他对大殷也无可留恋。最后将真相告知自己,却像是诀别书,让她打消去留他、去找他的念头。
柳雁沉默许久,将信放于炭火中。很快火蹿上信纸,将它烧得干干净净。火光映在她明亮眸中,直至消失不见,直至最后一缕青烟散去。
愿你……一切安好。
&&&&&
苏家大宅,下人都已被遣散。门口飘着个奠字,像个空宅,孤清悲凉。
苏定在收拾东西,等父亲下葬,他便离开这。圣上刚派了太监来悼念,他站在一旁,听着讣告,写得真是好生感人。
只是想想,就要吐了。
收拾了许久,什么都想带走,却发现根本提不了那么多。他默了默,将整理好的书都推倒,等他走时,一把火烧掉吧。于是转而去收拾家中钱财,这才觉得父亲果真清廉,竟没能找到多少银子。
他将搜集起来的金银放入箱子中,这才稍觉安心。坐在桌前想了许久,才想起一件事来。
起身去翻最顶端的书架,将一本陈旧的书翻找一遍,一张纸飘然落地。
他俯身拾起,将那残破不堪的纸小心展开。上面的“不通”二字映在眼底,便觉心安。
当年柳雁落下的纸,被他捡到。想着下回见了还她,结果就忘了。
初次相见,是在二月二,那正美妙的春光时节。
看了许久,他将纸重新叠好。同那百鸟归林的伞一起,置于钱箱之上。
春雨未停,无所依倚的苏定孑然一身离开京城。带着他父亲的一生荣辱,一钱、一伞、一纸,一人离开了大殷。
关关雎鸠(一)
第七十四章关关雎鸠
已快到夏末,院中蝉鸣闹声不止,吵得人心浮躁。
李墨荷午睡不安,一直翻身难眠。翻了十多回,枕边人终于忍不住问道,“可是身子不舒服?”
她翻身回看,旁边男子也正看着自己。
柳定义见她气色无异,可总觉她这两日有异,问道,“近日你都不好睡,让大夫瞧过没?”
“倒还没,许是太热了。等会去让下人凿两碗冰来,冰碗梅汤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