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就不顾家里的孩子了?孩子病了一天都没人去请大夫,熬到半夜还是二姐请来大夫救了昌隆一命,你是怎么当的这个家!!
大太太先是喊冤,然后辩解,可是奶娘和丫头的话一对,这事却栽到段浩守的头上去了!她立刻就说段浩守平日多在外头忙,家中的事并不操心,他也是为了昌兴的喜事才一时没想这么多,他哪里知道昌隆病得那么重?要是知道一定会立刻就让请医生的。
大太太跪下道:“娘,我虽然是个当娘的,却不是为浩守说情,他一个大男人怎么知道怎么养孩子?这些事本就不该他操心,所以才会不知道轻重,才会差点耽误了昌隆。昌隆可是他的亲骨肉!娘!浩守怎么着也不会存心害自己的亲骨肉啊!”
这话当然对,老太太听了也是这个意思,本就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有个人出来顶就行了。段浩守是家里的男人,不能让他担这个责任,再说养孩子本就是当娘的应该多操心的事,这个事还是董芳云不对。
二太太却在此时笑道:“他在外头忙?对,他净顾着忙外头的大事了,哪里有功夫去瞧一眼自己儿子是不是病了呢?”
大太太只恨不能扑上去咬二太太两口!果然老太太一听这话,脸又沉下来了。晚上等老太爷回来,老太太跟他一说,二太太的话她听着有道理,话里话外自然也带出来了。老太爷便道:“哦,他忙啊,那就再多歇几天吧,多在家陪陪孩子,也省得把孩子都忘到脑后了。”
等段浩方接了昌伟和昌福回来,老太爷叫他过去,让他再‘帮’段浩守忙几个月。
老太爷看着站在面前的他笑:“浩方啊,你可是个有福的人啊。”
娶了一个好媳妇。
第225章
段浩方接走昌伟和昌福后,吴敬泰的媳妇谢氏才放下了心,可是她转念又想:这两个孩子会不会还来?
这个念头折磨着她,让她日夜不安。她的丫头劝她道:“奶奶放宽心,那两个孩子是姓段的,跟吴家没关系!”
她不信,推开丫头急道:“你说的这都是瞎话!你知道人家打的是什么主意?段家那个姑爷是他们家的三房!还是个小儿子!段家就是有座金山呢也没他的份!你给我出去!别烦我!”
从吴二姐把昌伟和昌福送回来以后,谢氏就觉得有些不痛快,谁家见过出了门的姑娘还总是回娘家?让下人来还不算,连自己的儿子也送回来让娘家人养,这是个什么道理?
她没嫁进来前就听说过这个吴家二姑娘的事,吴老爷的名字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听说他把这吴家二姑娘捧在手心里疼,谢氏当姑娘时还羡慕,她怎么就没摊上这么个有钱又疼女儿的爹?
进了吴家门后更是知道这吴二姐在吴家是怎么样风光,她都嫁出去七八年了,吴家的丫头婆子提起她们的二姑娘那也是竖起大拇指的。二姑娘厉害、聪明、能干。不但婆婆吴冯氏天天把二姐挂在嘴边上,就连她的丈夫吴敬泰提起这个出了门的二姐那眉梢眼角都带笑,亲热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