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皇上便有意让玉昭和亲,只是担心她远离故土,到那千里之外的蛮夷之地不习惯。如今见她主动学习匈奴文化,心中的担心自是少了大半。
不能怪林月让玉昭有备无患地学习匈奴文化,即使没有这件事,皇上仍会选择玉昭。
他的儿子们渐渐长大,眼看着皇位之争就要愈演愈烈。这些年开放边境后,国库日益丰满的同时,与匈奴的来往也是越来越密。
原本皇上是想在宗亲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人,封为公主去和亲的。但这些年,宗室们大多数都组建有与匈奴贸易的商队,毕竟没人会嫌钱多。他们之间来往也比较密切。
如今涉及皇位之争,就怕他的儿子中有人为了皇位昏了头,去勾结匈奴。而现在与匈奴贸易已经合法化,若是他们真的暗中勾结,实在令人难以察觉。更何况宗亲中不乏暗中站队支持某一位皇子的。所以和亲的人选,绝对不能是已经站队了的宗亲之女。
上次那个宗亲之女,也是他思虑再三才定下的,没想到她竟然想不通,思虑过重去世了。真是气死他了。
想到开放边境与匈奴商业互通这个主意还是锦宸出的,再一想到他也有一个适龄的女儿时,他不禁想起这些年来锦宸的小心谨慎,从不结交大臣,更没有与哪一位皇子来往密切。长安这个女儿他虽已经没什么印象,但也知道她是个本分的,至少不像长宁那样闹腾。
思及此,玉昭郡主倒不失为一个好人选。再派人私下里打听,知道其性情不错,至少比之前那个伤春悲秋的要好得多。而且她还学了些匈奴那边的文化习俗,以防真的被选中后,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是个聪明且心中有成算的。
只是对不起锦宸和长安他们一家了,要害得他们骨肉分离。但为了庆朝他必须要这么做。
第108章 第 一百零八章 骨肉分离
匈奴使者在参加完匈奴公主与庆朝五皇子的婚礼后,便起身离开了京城。皇上与匈奴使者约定,一年后会送玉昭公主前往匈奴,嫁给他们未来的可汗。
皇上还是心疼玉昭这个孩子的,毕竟他的父亲是他最喜欢的女婿了,这么多年在他身边也带给了他不少欢乐。
让玉昭晚一年和亲,既能留她在父母身边多承欢一年,同时也能让她多学点匈奴那边的文化及语言。
再说他让匈奴那边确定好下一任可汗后再来娶玉昭,让她成为未来的阏氏,这也是他为玉昭能争取的最大利益了。
能做的,他这个当外祖父都做了,剩下的就看玉昭自己的造化了。
自从得知玉昭要去匈奴和亲后,家人虽伤心难过,但为了孩子的将来,他们还是打起了精神。在得知皇上让玉昭一年后再去和亲,他们便疯狂地收集有关匈奴那边的一切信息。
不管是匈奴的文化习俗,饮食起居,还是匈奴王庭方面的消息;不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谣传,他们都收集到一处。
玉昭现在光明正大地请了鸿胪寺那边精通匈奴语言的官员,学习匈奴语。同时还积极地练习骑马射箭,甚至向兽医请教牛马等牲畜生病后该怎么医治。
孩子这么努力,这做家长的自然不会拖后腿,他们一边整理收集的各种信息将其给玉昭,一边还向宫中哭诉,希望玉昭的嫁妆能更丰厚点。
长安公主府中众人的行为被大家看在眼里,嘲笑者有之,漠不关心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钦佩。
毕竟既然和亲已成定局,积极地学习未来“夫家”那边的文化习俗是值得赞赏的。
以前的玉昭郡主在京中就是普通的贵女,哪怕她被封为和亲公主,大家也顶多感叹她倒霉。可如今见她那疯狂地学习有关匈奴的一切时,大家被她的坚毅以及聪慧所折服。朝中大臣们听说了玉昭公主的行为举动后,想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