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住进来没多久,他们就知道他家乡在哪儿,有无娶妻生子等等。得知他至今未娶时,那心思活络的便想着将自家闺女或侄女等介绍给他。

可惜,想法虽好,只是锦宸为了能一心读书,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人都见不到,有再多手段也无法施展,他们也只能望“人”叹息了。

外界的纷纷扰扰,锦宸没有关注,他现在是一门心思的读书。因为他知道这次会试,可能是他最有可能高中的一次了。

之前他在家中对父母说这次会试有望高中,虽有部分是为了让他们放心,但其实也是因为他真的有把握。

早在白鹭书院时,他便关注的当今朝廷的现状,知道他可能会碰到新皇登基的情况。

而太子这个人,他也听人谈论过,知道他崇尚节俭,而且做事不喜拖拉,能一次解决的绝不麻烦第二次。所以他猜测,太子如若登基,可能会增加会试的录取人数,不一定会加开恩科。

有了这一猜测后,他便时刻关注老皇帝的身体状况。不要问他是如何关注的,要知道书院里常常会有朝廷的邸报,他从中抽丝剥茧,便可猜到一二。

再说自从立太子后,老皇帝的身体便一直不好,这是众人皆知的事。锦宸想着家中条件不差,便是他猜错了,这次会试老皇帝仍在位也不打紧,大不了就是会落榜而已。本来一次就考中的人就不多,他只是其中一个而已,也没什么。家中条件也可以让他参与下一届的会试。

就在锦宸用功读书时,林月夫妻给他寄的包裹到了。

望着母亲寄来的衣服鞋袜,还有一罐母亲自己做的腌菜,锦宸十分感动。

拿起父亲写给他的信,刚打开信封,里面就掉出了两张银票。锦宸拿起来一看,一共三百两。

将信读完后,锦宸知道这三百两银票是父母知道他在京城买了座小院后,担心他身上的银钱不够,特意寄给他的。

信中除了些关心他的话外,便是让他不要省钱,该用就用。再有就是让他不要有太大压力,会试能过最好,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望着信上那句句关心的话语,说不感动是假的。锦宸提笔写了封回信,让他们在家照顾好自己,下次不用再寄钱来了,他在京城一心闭门读书,花销不大。

锦宸将东西收好后,便再此专心读书去了。

远在老家的林月夫妻二人,收到儿子的回信后,为他的孝顺和懂事而高兴。

儿行千里母担忧,锦宸虽自小懂事,但做父母的哪有不担心自己孩子的。只是儿子长大了,想做出一番事业,他们做父母的也只能表示支持,做到不拖他的后腿。他们心里期盼着,锦宸这次会试能顺利高中。

第66章 第 六十六章 人才云集

这还是锦宸独自一人过年呢,以往在外游学时,虽没有父母在身边,但也有同行的同窗一起过年。但今年却只有他一人,虽然有点寂寞,但一个人也要好好的吃顿年夜饭。

锦宸做了四菜一汤,虽然一个人吃吃不完,但现在天气冷,菜可以放到第二天,也不会浪费。

吃着父母从家里寄来的腊肉,锦宸眼中泛起了水花。他想家了,想起了家中的父母。不过随后他便擦了擦眼睛,又恢复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

吃完饭后,他收拾了碗筷,便继续读书去了。过完年,春闱离他又近了一步,他必须抓紧时间读书,争取考中进士,让父母跟他一起享福。

果不其然,过完年后,京城里的学子一起子暴增,客栈及各处出租的院子一下子都住满了,就连外城都住了不少学子呢。

不过这跟锦宸关系不大,他住的地方是一片居民区,周围都是些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