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了刘秀才后,林月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刘府住。

刘夫人在离开时,便对已分家的庶子说过,他们每年可在刘府住上三个月。只是被褥,碗筷,伙食等均自备,而且只能自己一家人住,不可带任何亲戚朋友,屋里的东西若是损坏了,要照价赔偿。

刘夫人离开时带走了一部分奴仆,又解散了一部分,现在刘府只剩下一对老夫妻看管着刘府。

其实刘夫人之所以允许这些庶子每年可以住上三个月,一是因为怕屋子长期无人居住;二是想着他们去世后还要埋回祖坟,到时候儿子们肯定是要回来的,所以祖宅要维护好;三是为了博一个好名声。

林月将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出发那天还特意跟邻居们打好了招呼,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之后便随着林大哥一起回村了。

林月没有马上去刘府居住,而是先回了娘家。毕竟他们突然回去,也不能马上住人,想着自己娘家就和刘府所在的村子就在隔壁,不如先在娘家住几天,等他们慢慢收拾好了,再搬进去。

林月回到娘家好,娘家人虽然表示高兴,但并没有想象中的热情。

不过好在林月想得开,而且她现在过得也不错,与娘家的关系能处好就处好,不行就算了,她不强求。

很快林月和刘秀才,便将刘秀才原先在刘府住的院子收拾出来了。

说起来他们还是第一个回到刘府居住的。

毕竟刘夫人说一家只能住三个月,还不能带亲戚朋友,这让那些在村里起房的人也不好住。

说起那些住在村里的,也是想着反正村里有地,自己可以种点菜,柴火也不用买,开销小。便将镇上的房子还有铺子都租出去了,过得也挺好的。

原先林月还想着与刘秀才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好好相处,但自从分家后,见其没有任何来往,儿子出生后也不见他们有任何询问,特别是刘秀才的那个好大哥怂恿他去花楼。

林月想着反正他刘秀才都不在乎他这些兄弟,她干嘛要上赶着维护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便撒手不管了。

屋子收拾好后,林月他们便从娘家搬出来了。有道是远香近臭,她不不能一直住在娘家。

林月搬进刘府的第一天,便给守房的老夫妻送了一点糕点,便让他们今晚别做饭了,就跟他们一起吃。

那对老夫妻那肯,他们毕竟是奴籍,刘秀才他们怎么说都算是主子,哪有主子和奴才一起吃饭的。

林月可不管这些,只说他们一家三口要在这里住上三个月,期间少不得要麻烦他们。再说他们算哪门子的主子。

见他们还要推辞,林月便说他们就一家三口,还有一个吃不了饭的小儿,实在是太寂寞呢,大家一起吃也热闹不是。

这倒是说到他们心坎上了。他们本就无儿无女,主家走后,留着他们守着宅子,每天就两个人一起吃饭,也是寂寞。

就这样,在林月的再三劝说下,他们决定今晚和林月他们一起吃饭。

同意后,他们便一起帮忙做饭,期间他们还说起村里的一些事,以及那些住在村里的刘府庶子的情况。

很快一桌丰盛的饭菜便烧好了,他们一起围桌而坐,热热闹闹地吃着晚饭。

期间小锦宸还时不时地说些婴儿语,一时间桌上的气氛是欢乐非常。

第43章 做农活

林月回村本就打算给刘秀才找点事做,让他回村种地也是因为种地辛苦,谁让他去逛花楼的。

不要说林月气性大,谁让古代是男子为尊。女人嫁了人,除非是死,否则别想离开夫家。哪怕女子娘家位高权重,也疼闺女,支持和离,可除了嫁妆,她什么也不能带走,而且名声也不好。所以古代女子,一般是不会轻易和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