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这真的是太可笑了。

就当她每跨出一步,即将成功了,命运总会把她再拉回来。

“您想做什么?”余娟反问,她可不觉得赵氏有那么好心。

赵氏看她炸毛,也很无奈,“这次跟你说的这门亲事也很好,日后你嫁进去还跟你榕姐是妯娌。他也不过就比你大几岁,吴家那可真的是有钱人家,若不是因为他之前那位,也轮不到你。”吴荣把苗氏休了,苗氏哪能善罢甘休,吴荣想续弦都被她弄散了,到处骂吴荣。听说余娟年龄相仿,这才过来。

跟余榕有关?余娟问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赵氏还以为余娟不答应,再浪费些唇舌,一听余娟问,瞬间知道有戏,赶忙说道:“吴家有条大船你知道吧?这条船专门运南北货的,吴家二房专门负责这方面的生意。”

余娟听了心里意动,她现在才知道在古代讲爱情真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像她之前和林子瑜多么要好,可如今呢?分道扬镳,余家跟林家几乎是成仇了。

“那娘帮女儿安排吧。”

她说完,又在心里暗自期许,自己可一定要过的好好的。

赵氏兴高采烈起来,还许诺一定要跟余娟置办一份像样的嫁妆,她答应过许夫人的。一定要把余娟嫁个族人众多的好人家,务必要嫁好一点,赵氏拿了人家的钱不敢不办事。

吴襄看余榕正在装布匹,就笑道:“好啊,我们等会儿就出去。”

今天没什么堵车的情况,因为过年的原因,京城人少了很多。余榕顺利到绣坊,只有一个杂役跟在看店,看余榕过来连忙凑过来。余榕就笑道:“这位小哥好,我是听说你家店在收布,我这有两匹,你看收不收?”

收布也是要功夫,首先要看你的布是不是犯忌讳,或者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徽记。再有就是所织出来的布匹质量花色再另算,若是平常的土布这种店根本就进不来。这位小二哥也不能做主,便去后边叫掌柜来。

掌柜今天未出门,听说有人上门卖布,打扰他睡觉就有几分不喜。但出来后见是一年轻妇人,身边还陪同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二人穿戴也不俗,掌柜的先放下心来。又看余榕拿出来的布,他惊叹:“这是上乘的绣法,可是从南边过来的?”

余榕笑道:“正是,小妇人随相公进京赶考,想挣点儿钱自个儿零花,所以想试试看这里卖布能不能卖出去?”江南重纺织,就连今上穿的衣服跟贡布基本上都是江南贡上的,又以平江府为个中翘楚。余榕能做到首席绣娘也自然下足了功夫,不过是平时不想花精力,毕竟家里也不是一贫如洗。

一听说吴襄是上京来赶考,掌柜的脸色也立刻变得好看一些,读书人在哪里都受人尊重的。而余榕的布也确实很好,余榕一共织了两匹,一匹竟然比在临安多加一倍,一共得了八两银子。余榕收在自己的荷包中,故意豪气道:“今儿我带你们出去吃。”

吴襄打趣她:“请余老板带小的。”

余榕哈哈直笑。

贵儿在一旁听的真真的,也跟着笑,主子好他就好。

吴襄新认识的几位朋友,有南有北说话口音也大不一样,余榕让秋桐跟张妈上菜后就躲到屋子里吃饭。毕竟前边是男客,被冲撞了实在是不大好。

“来来来,各位吃菜,都是家常菜,可别嫌弃才是?”吴襄很有面子,毕竟余榕满满的安置了一桌菜,家里也干干净净的,不论大小,可是看着就很舒适。

其中有一位便羡慕道:“真羡慕你啊,景耀兄,我家那个一坐车就头晕,可不敢让她跟着过来。”除了卫冲年纪小一点,其他人都已娶妻生子。

吴襄交际应酬是一把好手,一会儿众人关系越发亲密起来,临走时还一人送了伴手礼。当然伴手礼是余榕所安排,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