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家就放你为民的,怎么没听你说起后文?”
路二叔苦笑着抹一把脸:“并不是大少爷不可遵守约定,是我……我一直没胆子再提。真奇怪,从前做小伏低时,就想着将来一定要出府,要出人头地!可如今成了大少爷府里的总管,主人家又宠信非常,有妻有子,吃穿不愁,家里有人服侍,天天都能使唤一大群人手……我脱籍的念头就淡了。我从前不想做奴仆,是因为日子过得不好,如今这样,脱籍与否,倒没那么要紧了。”
春瑛忙道:“二叔,这怎么一样呢?咱们生来就顶着奴仆,主人家好就算了,若主人家不好呢?天天挨打挨骂的,难道你就甘心?!况且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事,你三十几岁才有了儿子,难道还想让儿子去侍候别人?像小虎这样,可以自由自在地读书,将来若读得好了,也可以去考试做官,不想做官,去做生意什么的,也方便的多。你可别在这种事上犯糊涂!”
路有贵点点头:“春儿这话说得在理,若是不改(贝戈戈)籍,将来家财再丰厚,子女也未必有好前程。我们庄上,原本的曹管事,家里也有银子,附近镇上一般的人家都没他有钱,可那又如何?因他是被赶出府去的,并没有脱去(贝戈戈)籍,本来有好人家看中他大儿子,想要将女儿嫁过去,听说他家不是良民,便再没提起了。我原本也像你这般,想着日子安稳富贵,便足够了,无需非要争一个良民的名头,可自打小虎被放出来,我就改了想法。良民到底还是比奴籍强得多的。”
春瑛一路听一路点头,心里别提有多欢喜了。老爹终於彻底改变想法了,她这几年多不容易啊!
路二叔低头想了想,再测耳听听里间传来的儿子的依呀声,心便软了,道:“也罢,我去探探大少爷的口风,想来凭我们主仆间的情份,给小四求一个恩典还是不成问题的。”
春瑛忙道:“最好是连你的恩典也求了。二婶是从绣坊来的,原本就不是奴籍,要是二叔你也成了平民,小四将来就跟寻常人家的孩子没两样了!若真舍不得大少爷,留下来继续管家也行,侯府从前不也有被放出去的家生子继续给主人家办差事的么?”
路有贵见弟弟在认真考虑,便示意女儿跟自己出去,让弟弟自己想清楚。
春瑛出了门,左右见没什么人,便拉着父亲的袖子到厨房,小声道:“爹,我想跟你说,若是可以的话,尽早准备赎身的事吧。”
路有贵起了警惕:“这是什么缘故?难道你在东府出什么事了?”
春瑛连忙摇头:“我很好,老太太和太太还越来越器重我了。正因为这样,我觉得形势大好,找个机会求恩典,说不定老太太和太太看在我的份上便答应了。如今管家的是四小姐,又待我一向很客气的,只要有好理由,就算到了太太面前,也是不怕的。”
路有贵大奇:“那你为何如此心急?”
春瑛想了想,才到:“我总觉得……东西两府里的事太复杂了,我怕会被卷进去,将来脱不了身。”想到侯府的政治危机,她决定还是不告诉父亲了,这种事跟他说了,他也没办法,反而会添了担忧。
路有贵想了想,摇头道:“不成的,我如今有差事,又正值壮年,有什么理由赎身出去?别看老太太、太太宠你,若她们知道你一心想将全家人弄出去,未必会喜欢呢,求一次不成,将来想要再求就难了!”
春瑛道:“我怎会不明白这个理儿?只是机会这种东西,错过了就未必会再有了,若是因为准备不足没赶上,岂不是太糟糕了?我知道现在没法马上求到恩典,但事先做些准备总是可以的。”她压低了声音:“庄上那个秘密的买卖……爹你仍旧有参与吗?我记得太太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路有贵也跟着压低了声音:“虽然我也一路当着照看,但他们做买卖时,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