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更是说不出的感动。
家中多了一个人,住在崔氏房中也挤不下。
用过饭食后,趁着火笼边只有母子两人时,崔氏小声问道:“那女娃,难道以后就留在我们家中?”
“那她们住哪里?”
谢书淮淡声道:“西屋。”
崔氏不满,“她们住了西屋,你睡何处?”
满月前,谢书淮一直住在东屋。
崔氏私下啰唆多次,好不容易他愿意搬到西屋了。
杨氏的女儿又来了。
谢书淮神色坚定道:“我还是睡东屋。”
崔氏强烈反对,“不行,云萝来看到了,就不得了。”
“她前两日就让人带信,说要来看我,或许是被生意上的事耽搁了。”
谢书淮再也没耐心再听崔氏唠叨李云萝,他起身道:“有何不得了,这是我的家事,和她一个外人有何干系。”
第92章 元正夜的风波
杨氏知道这个家中,唯一不欢迎自己女儿的,就是崔氏了。
她不想让林玉禾为难,次日就抽空去了趟市集,买了些米面和肉回来。
这时,崔氏对杨氏母女俩的态度才好了不少。
杨氏虽然懦弱,也有些心眼,梁家每月让人送来的工钱。
她大部分都存到了钱庄。
为了她们母女俩以后做打算。
家家户户准备了那么久,腊月三十这日,终于来临。
从鸡鸣那刻开始,农户们就起床忙碌开来。
家中的男人们第一件事,便是杀鸡鸭,取腊肉。
妇人们则从午食过后,在灶房忙活起来。
过日子,大都如此,谢书淮家也不例外。
早上一起来,他就杀了鸡鸭和鱼。
灶房中,杨氏和崔氏也没闲着。
崔氏切菜,杨氏负责烧菜。
两个孩子,轮换着烧火。
这也是婵儿这几年中,最快乐的日子。
脸上每日也有了笑容。
林玉禾哄睡小团子后,也到灶房来剁馅儿料。
等稍后包饺子。
今日灶房不用谢书淮操持,用过午食,他就开始挂灯笼,贴对联。
他好像尤为重视今年的元正,不但买了灯笼,还亲手书写了门联。
往年他都是买现成的,除了他和林玉禾大婚那年外,已经有好几年都没亲自写过了。
他这一贴,整个家中也亮堂喜气起来。
他写的对联字迹飘逸洒脱,如行云流水。
自己家中房门上的对联刚写好,阿山就带着浅浅上门来讨春联了。
谢书淮也没推辞,他书写快速,半个时辰,就写好了春婆子家中几扇房门的对联。
阿山的口风不紧,在路上遇到村里的人,都会忍不住夸赞几句谢书淮的才气。
没过多久,村中陆陆续续又有几户人家,找上门来要对联。
他们手中,不是拿了番薯,就是粗粮。
这一次,谢书淮都没拒绝。
而灶房三人也忙得不亦乐乎。
天黑之前,白胖的饺子在锅里翻腾着,另一锅的鸡汤也炖好了。
案板上已摆好了炒好的菜式。
有鱼汤,蒸糕,腊肠,油炸汤圆,酱炙豆腐等。
和小年夜那晚一样丰盛。
林玉禾主动把小团子也抱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