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徐三姑娘送的东西硬硬地硌在手心里,池小秋一看,原来是一把磨出来的木头弹弓,纹理甚美,只是做工十分粗糙。
她把那弹弓对准了树上的鸟,打了个空响。
池小秋看了看天,这会下着雨,全然看不出是什么时辰,雨丝细如牛毛,落下时只能瞥见一点闪亮,也不知从哪里织来,也不知从哪里落下,只是看墙头半探出的几朵榴花是湿的,仍旧明艳照人眼,墙缝处的青苔趁着雨势,顺着石板缝隙一路爬来,总想着哪个人走路不专心,好滑他一跤。
再走两步,便见隔壁桥上站了一个熟悉人,自己打着一把伞,手里还又拿了一把。
不是钟应忱是哪个。
“你怎的来了北桥?”
钟应忱将伞撑开,递过来:“接你。”
又问:“怎么耽误这么久?”
钟应忱对着富贵官宦人家有天然的戒心,帮工与他一说,他便立时过来,若池小秋再不出来,他便要去敲门了。
池小秋便将这徐府的奇怪事说与他听:“你不知这花园子里头多好看,也不知花了多少银钱,竟连自家的小姐也不给饭吃,饿得可怜!”
钟应忱淡淡道:“圣上如今立后也有一两年,尚无子嗣,去年宫中便有风声传出,说要选良家女子充入后宫,徐家也在应选之列。”
池小秋这才知道为什么秋云口口声声道,她家姑娘是个贵人。
可进宫为什么要饿肚子呢?
钟应忱好似无所不知:“圣上自小喜欢纤细宫人,左近伺候之人都是个个生得苗条,若想得宠,送进宫的姑娘自然也是如此。”
“难道瘦成了骨头架子便好看了?”
池小秋将徐三姑娘想作骷髅架子的模样,顿觉心酸,对素未谋面的帝王也有些不满。
钟应忱默然不言,当今即位时不过是个少年,主少臣老,这好细腰的名声传出,给新帝添了许多荒唐色彩。
可真荒唐,还是假荒唐便不得而知了。
池小秋当日听笑话,都说住在几进大宅里的人,多半是早上十个鸡蛋,晚上十个油馍馍。池小秋却别有见解,觉得那有钱人家,多半是中午十几道菜,晚上十几道菜,一个比炕还大的桌上,放得满满当当。
钟应忱听她絮絮叨叨说出自己高论,忍不住一笑。
池小秋正说着热闹时,看见钟应忱,不由一顿。
当日两人逃难时,蒙头垢面,面黄肌瘦,钟应忱每每沉默起来,便如山影下渡口前一棵冬树,挺拔瘦削,难以捉摸。可如今,浸润了柳安镇上的水气,少年抽条似的往上,只半年功夫就高了她一头。他本就少有展颜时候,一笑时便如春山晴峦,别样风采。
钟应忱走了两步,见她还未跟上,便住了脚等她,见她眼光时,有几分不自在。
他咳了一声,池小秋终于回神,由衷赞叹道:“兄弟,你这模样,真是倾城倾国。”
连个过渡也没有,钟应忱的脸一下黑了下来。
池小秋挠挠头,见钟应忱大踏步走了,明摆着生着气,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她又盘算了一下自己方才的话,没错,明明是在夸他啊!
街上卖斗笠油伞雨屐子的多了,要给叶子船钉乌篷顶的人也多了,有小贩拎了细巧花篮,里面有才开的新荷,簇粉几枝菡萏,修长雅致,有的才半开,有的已经亭亭玉立开全了,篮中铺了翠绿荷叶,雨一下,便在花叶上面积了水珠,小贩一动,便四处乱滚。
这样的新荷拿回家来,剪了头,重新插在水里,能再盛开许久。池小秋买下两三只枝,盘算着是往那个缠枝莲纹的盘口乌釉缸中放,还是往青花大瓷海碗里头搁。
只有花叶似乎挺寂寞,池小秋又搬回来两尾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