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1 / 2)

钟应忱直到傍晚时分才归家,甫一进门,便吃了一惊。

只见屋里被一扇座屏隔成一明一暗两个空间,他的书桌之上放了土定瓶,里面供着数枝蜀葵,小小瓷碗中养着碗莲。隔架上原本塞满了书,这会清出来一些地方,横七竖八放着泥人、磨喝乐,通草扎出的花篮里还有一个鱼缸,一条极小的红尾巴锦鲤悠哉游来游去。

钟应忱立刻笑了起来。

有着池小秋的地方,永远是多姿多彩的。

他在房中等了一会,便见池小秋掀帘进来,面色愀然不乐。

掌灯时分,院中其他人也陆续从官衙中回来,隔窗招呼了两声,厨下的人送了饭过来。

钟应忱才终于找到了池小秋不乐的源头。

池小秋在外吃饭时,总要挑剔品评一二,可这回却闭口不言,只是埋头舀粥。

钟应忱喝了一口,立刻知晓池小秋为何是这个模样。

说来是粥,实则根本没有熬透,或者说,压根没有“熬”这个字。这碗粥盛出来,可谓根骨强劲,粒粒分明,汤水澄澈,慢慢咬起来,还能听到偶尔的嘎吱一声,表示米里面还夹着生。

池小秋很想把外面的菜牌改一改,应当叫做米汤更合适。

可这炒青菜就更凄惨了些,好似在黑灰里面滚过一般,油盐都不少,可火候过得不能再过,焦黑一片,里面的火腿根本看不清颜色。

这样的菜吃着,先不说口味,于生活的心情来说,就是个障碍。

钟应忱将碗碟收起来:“我去到外面叫些饭菜。”

池小秋委婉问道:“是不是今日的灶出了问题?

钟应忱也才刚在此处住,干笑片刻,无法回答她。

池小秋本着珍惜食材,尊重他人劳动的精神忍让了几天,终于将“灶坏了”这个选项排除在外。

明明与人有关,平白怪罪灶台,灶台何辜!

偏生京里严防火烛,这院中除了专门的厨房,不能在别处生灶做饭,池小秋在房中想了两天,终于被一碗羊杂汤逼上梁山。

羊有五脏,心肝肺肚,哪一个拿出来做汤都各有各的滋味,羊肚筋道,羊肝鲜美,羊肠紧实,羊肉细嫩,只消都处理干净,略讲究些哪个先下哪个后下,大火小火,时间多少,便足以烧出一锅鲜掉舌头的羊杂汤。

可是这一碗,也不知是哪个天才做出来的,内脏不曾刷洗干净,赶着一起倒入锅里,不知煮了多长时间,盛出来便给各家送了过去。

池小秋实在吃不下这样的饭食,便进了厨房,见那厨子正在灶前打盹,听见动静赶忙站起来,恭敬带笑,行个礼道:“钟大奶奶有什么吩咐,直接喊小的便是,这里腌臜,莫要脏了奶奶的脚。”

他站着的时候,手都是规规矩矩垂在一边,池小秋倒不好难为他,只得问道:“今天做汤的羊杂可还有?”

“还剩了些,奶奶若还要时,小的再煮上一锅。”

“不用,你拿过来,我自己做。”

“好的,奶奶自己…”他刚应了半声,忽得张大了嘴巴:“奶奶要自己动手?这如何使得!这样的粗活…”

池小秋打断他:“我便是做粗活的,你拿来便是。”

接下来,这厨子便看着池小秋用盐将羊杂又搓洗了一遍,料理得干干净净,再挥刀剁碎,不过是眨眼功夫。他愣了片刻,忽见池小秋蹲下身便要给灶膛生火,跳跃火苗映着她白皙面庞,显得格格不入。

他打了一个激灵,忙上前道:“这火小的来烧。”

他烧火确实是一把好手,扇子只换了几个方向,便将火生得极旺,池小秋依次下了羊杂,等了片刻,忽道:“转小火。”

厨子忙手忙脚要撤出柴火来,池小秋瞄了一眼道:“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