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1 / 2)

这孩子还是心气太盛,池小秋长在蓬门小户,连字都不识,哪有这样下人脸面的,事情还没说妥,现下露出这样态势,不是显得人张狂。

她便打圆场:“你这丫头,这样一说,让池姑娘怎好接这话呢!”

池小秋慢吞吞道:“大姑娘笔法都已经纯熟了,只是看这诗里的故事,画的既是楚野辩女,这道上的两人看着倒像是好友路上相遇,两相闲聊,看不见‘辩’在哪里。”

胡大姑娘年轻气盛脸皮薄,先是怔在当地,又无法反唇相讥,还要白着脸道:“多谢池姑娘…

她本想用这个故事,好好讽一讽没见识没口齿的女子,不想她竟认得字知道典故。

这般,他们备好的话便没法再往后说了。

毕竟,他们想用来证实池小秋“没见识”的戏码被莫名跳了过去。

胡夫人到底经事多,原本的路顺不下去,她便淌了别的河来走。

四下人都退了出去,只剩心腹,惠姐有些怕,揪住池小秋衣服,悄悄道:“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池小秋握住她的手安慰道:“没事,便动手时,我也打得过。”

可钟应忱说过,雕梁画栋锦绣园林里,最不乏的就是软刀子,刀刀扎人不见血,只伤命。

池小秋摸着红丝绳串的四颗金锞子,给自己打气。

她过来时整个店里都是知道的,胡家断不敢伤她。

胡夫人让丫鬟又上了一回茶,微笑道:“我今日与池姑娘初见面,便十分喜欢,若不嫌弃,便认我做干娘如何?”

池小秋原本脊背绷紧,听见这话,不由茫然:“嗯?”

“方才这戏姑娘也看了,方女韩女本是异性,结做姐妹,共侍一夫,家宅团圆,夫妻和美,官运亨通,府门漆朱,可不是好?”

原本隐约的猜测咣当落了地。

原来此次给她招来祸患的,是钟应忱。

胡夫人见她不语,显然不愿,也不意外,和软语气缓缓道来:“姑娘与钟解元幼时结亲,一路相依,情义非比寻常,只是姑娘想想,钟公子自然是有八斗之才,可春闱一试才是仕途入门之地,此后全看个人修行。”

胡夫人这时一笑,隐隐露出些骄傲锋芒:“我胡家老太爷曾在詹事府任职,与圣上有些许情分,告老还乡之时已在通政使职上任职六年,我胡家朝中有故友,有旧亲,不敢说上能通天,却能在升迁上使出些力气。”

她看向池小秋:“如此,岂不三方便宜?”

池小秋不抬头,手指紧紧抠着茶盖,不言语。

胡夫人抛出了最后一道令,助她卸去心防:“方才在姑娘对面坐着的,便是我家二房太太,便是老爷已经故去,她在胡家仍旧人人敬重,几与我平起平坐,所生孩儿一样入学请了先生精心教导。”

“不瞒姑娘说,若我家仍旧在六七品里打转,她,断不会有现在这样体面的好日子。”

一直听到了此处,旁边的惠姐才终于理清了胡夫人话中话。

她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却是气得,一按椅子便要站起说她不要脸,却让池小秋伸手按住了。

“夫人这意思,我却是明白了,”她清亮的眼神直直看过来,笑容时隐时现:“认亲是假,如今这番,是想让府上姑娘入钟家做妾吗?”

“你!”胡夫人脸色大变,豁然站起来:“你大胆!”

第157章 糖醋蒜

“这燕窝粥和银耳羹哪个更贵, 江州蜜桃和福齐金橘哪个更难得,夫人当了家,管着采买, 自然是知道的?既二夫人体面, 为甚方才的桌子上, 夫人同其他姑娘桌上,都是燕窝金橘, 二夫人却只吃着银耳蜜桃?”

池小秋呵得笑道:“这平起平坐的话,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