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听了,只啐道:“又说胡话,孟子说着是‘求全之毁,不虞之誉。’哪里来的不虞之隙?何况这话,与我们也说不通的。”

“自然是从姑娘这里瞧见的。”紫鹃并不理什么典故,只慢慢着道:“按说来,情分好的,两厢里和睦,方显得比旁人更亲密。谁知姑娘并宝二爷却不是这么理儿,每每因小事吵嚷,一时恼,一时好的。我倒糊涂了。”

黛玉听了,坐在那里动了动唇,却还是没说话。

紫鹃便接着道:“后来细细盘算一回,我才真个明白:越是亲厚,越觉要显得与旁人不同,必要真心真意才好。要换做旁人,说什么做什么,只要个面子情,反是能好好着的。”

这两句话落下,黛玉浑身一颤,细细寻思起来,自己竟真是这么个心思,不由将那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八个字咀嚼再三。越是细想,她越是心神摇曳,一时有些着慌,一时又觉欢喜,本是脸颊苍白的,这时却忽得飞起两团霞色。

紫鹃瞧着,方撇开这话头,又道:“依着我看来,也是姑娘并二爷有些话说不出罢了。譬如那玉,为着也闹了几回了,先前他又砸了,姑娘瞧着自然难过。可姑娘要绞香囊穗子的,于二爷而言,岂不是一样的理儿?这本是一样的心,何必做成两件?原是求近的,倒成了疏远,岂不可惜?”

她这一通话,说得近乎全露出来。

黛玉长睫微颤,本是有心啐一口胡说的,偏又觉得这一番话竟是再贴近不过,可不正是自己先前所思所想?难道自己假意试探,他也是一般,倒凑到一处,方有这么个口角?

他、他竟也是一样的?

思及此处,黛玉半日没有言语,独坐在那里,神色恍惚,只一心一意想着旧日种种。可越是思量,她越是诸般念头闪动,一时信,一时不信,反是更患得患失起来。

偏就在这时候,瑞哥从外头进来,张口唤了一声姐姐。

黛玉才略略回神,见他面有忧色,忙招了招手,将他唤到跟前来,询问今日如何。那瑞哥见着,也猜出她不愿多说,便收了言语,陪着说了一阵话,才告退回屋,自去换了家常衣裳。只到了内里,他少不得问松枝几句:“今日究竟是怎么回事?”

松枝原是极安静自守的人,然而同居一处,自然知道事项。且紫鹃做事周全,也早将里面事说了一回。这时瑞哥询问,她便一一道来。

瑞哥听了一回,他年少不知□□,反倒纳闷起来:“只是言语不合罢了,怎么就闹到这地步?”松枝道:“紫鹃姐姐既说不妨事的,想来也就是话赶话,哥儿不必忧心。”

瑞哥听了,只得作罢,心里却多少有些记挂。谁知只过了一日,宝玉便过来致歉,两厢里将这事作罢,仿佛又是原来模样儿了。

紫鹃自劝了黛玉,后头便没提一个字,见两人和好,更是不提一个字,只安心盘算着后面的事:等着诉衷肠后,两人心事大约定了,我就该盘算盘算外头的事了。想来真有战乱什么的,也就这三两年了。钱米不必说,自然要早早预备。但护卫的人丁,房舍的修葺,甚至早些另外置些宅子做后路,也该一件件做了。

她正想着,外头忽而跑进个小丫头,连声道:“紫鹃姐姐,太太那里把金钏儿姐姐撵出去了!”

这话一出,屋子里坐着的大小人等都吃了一惊,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

“好好儿,为了什么缘故?”

……

那小丫头唤作箸儿,跟另外一个小蕊素来是紫鹃常打发出去,探听各处消息的,早已发展出一些脉络。里面贾母、王夫人两处,因着里头仆役各自有亲,知道得更是详细。

这时见人询问,她忙就将首尾说了出来:“听说是宝二爷过去,金钏儿姐姐说话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