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尝罢。”黛玉拈了一块,用帕子托着,递给他:“这是紫鹃早前想的,瞧着寻常,味儿却不错。”宝玉接过,只觉细软非常,入口后又绵密即化,满口余香,与素日所食点心,更有一番不同,当即不由赞道:“这个好,真个是没尝过的。”
黛玉一笑,又托了两块与他,又吩咐着将那香炉盖住:“这香用得太重,火烧火燎的。”
正说着,那边紫鹃打起帘子,走了进来。她手上捧着一枝腊梅,虽不甚大,却也枝柯曲折,暗香浮动,映着一张绯红面庞,真个是卷来一阵香风,别有意趣。
见着黛玉、宝玉都在,她忙拍了拍斗篷,笑着道:“姑娘回来了。”又问宝玉的好,一面将那腊梅插入花瓶,挪到书案上,这才解了外头斗篷,搓着手走过来。
只瞧了黛玉两眼,她便扭头看向春纤,吩咐将手炉取来,又问今日送湘云的事。黛玉接了手炉,宝玉却将与他的塞给紫鹃,因道:“我用不着,你出去半日,风头里剪梅花来,倒要渥一下。”
紫鹃也不推辞,笑着谢了,接过手炉也坐了,听湘云这里并无旁事,只还如故,又瞧见那一碟子点心,便笑道:“这点心早前姑娘只尝了一口,就搁下了。我还想着姑娘未必喜欢,不过为着好克化,就先留着。”
“幸而你留着了,不然他没得这个,必要说我撒谎呢。”黛玉笑着沾了一块用了。那边宝玉早批了一句,又问如何做来:“老太太、太太并凤姐姐她们必也喜欢,竟多做些,也散与各处尝一尝。”
紫鹃便将方子粗略说了一回,这是她前世做蒸蛋糕的方子,近日自拿了银钱试了几回,又添了山药泥,现捣鼓出来的。一者虑到黛玉脾胃,二来也是过后要搬到大观园离去,自家存了个想头,要拿这个做伏笔。
这时听宝玉这么说,她心中如意,却还只是拍手笑道:“我倒十分情愿,只怕月钱不够使。再有,那便厨子又要供着老太太屋里的,托他们做一点子也还罢了,若做多了,岂有不厌烦的。”
“不妨事,有我呢。”宝玉笑着道:“我跟你过去瞧一瞧,往年还见过这个,如今也开开眼界。”说着就要拉紫鹃过去,黛玉忙拦了下来,嗔道:“她不过说个顽笑话,你倒当真了。这值什么?又不是玉做的。只消过去说一声,送一吊子钱,十屉的点心也尽够了。”
口里说着,她扭头唤个小丫鬟过来,又命雪雁取了一吊子钱来,两人一道过去厨房里,置下那点心来:“让他们做得精细些,我是送与各处的。若银钱短了,后头再回与我便是。”
那雪雁答应一声,自去做事。
黛玉便与宝玉说笑一回,又见他喜欢,待他走时,便将剩下的细点装好,命小丫鬟带过去。后又将那方子取出,看了半晌,就打发人往外头说一声,请李总管、张总管明日过来,有一件事商议。
紫鹃侍立在旁,也将那方子瞧了几眼,见它配料不多,流程却细,写得是周全明白,颇费了心力,不免微微有些欢喜:这算是起了个好头,有了这一件事,后面慢慢使他们两个自己做事,就更容易了。这些小营生,迎来送往的,又有同行,又有街坊,又有泼皮流氓,又有官府差役,虽未必能挣多少,却着实能见识世情的。哪怕两个总管不说这些,后晌托那钟姨娘照管照管,从她口里说来,也是一样的。
黛玉将那方子收到匣子里,抬头见她眉眼含笑的,不由一笑:“这么一点事,你跟宝玉两个,却全当大事来。”说着,她伸手碰了碰那一枝腊梅:“这腊梅倒是清俊。偏我们对着它,弄这些俗物,倒玷污了它。”
“姑娘这话却错了。岂不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偏是这些俗务做好了,才能做清雅事呢。”紫鹃素知黛玉,虽通人情,管理之才不下凤姐、宝钗等人,却并不愿十分留心,一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