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放下那盒子,又寻帕子。那边黛玉已是抽了自己的帕子,与他揩拭了。
紫鹃虽立在黛玉身后,两人一举一动却混似没她似的。
待得梳头盥洗罢了,黛玉又因身子酸软,便唤了宝玉一起卧在那里说笑。一时争,一时好,一时打闹两句,一时又凑到一处说话,说一回暖香冷香,又说一回耗子偷果品的笑话,真个嬉笑顽闹。
紫鹃看在眼里,也不知是个什么滋味了。似这么一对漂亮干净的小儿女,打打闹闹的,谁个不喜欢,谁个没有你们就在一起的念头?可想想后面可能有的乱世,必然有的贾府末路,那一点风花雪月,那一点小儿女的美好,实也有些风吹雨打去的叹息。
更可恨,她自己也做不得什么。这一对青梅竹马,又一见钟情的,能做的实在不多,说得过了,做得过了,只怕现在虽还盛世繁华,自己反要被打出去。现成的例子,前面有茜雪,后面还有晴雯那一杆子人呢。
而在这五味纷杂间,宝钗走了进来,听着说典故两字,故意笑道:“谁说典故呢?我也听听。”
黛玉两人忙起身相让,又命茶果,道:“还有谁?饶他骂了人,还说是典故。”宝钗拿着帕子掩住笑,却将前儿绿蜡一事说出打趣。三人赶在一处,说说笑笑,正是有意思的时候,忽听见宝玉房中一片吵嚷,忙侧耳细听了听。
里头黛玉耳朵尖儿,一会就听清了,不由看了紫鹃一眼,才道:“这是李嬷嬷与袭人叫嚷呢。昨儿我就听过两声,原说不打紧,没得今日又来,可见她真个老背晦了。”
宝玉忙要赶回去,宝钗却一把拉住,劝道:“你别和你妈妈吵才是,她老糊涂了,且让一步为好。”宝玉说声知道了,就要过去。谁知才出了门,就瞧见贾母不知怎么的,竟拄着拐杖过来。
虽说那边鸳鸯等人俱围在那里,宝玉也赶忙过去:“老太太怎么来了?这么个天,正该暖和着些,有什么事只管打发人来吩咐就是。”说着,他又紧着过去搀扶。
贾母见着他面有急色,又这么说着,便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背,道:“我不过闷了,出来走走罢了。这是李嬷嬷的声音罢。为着什么,倒是这么高声大叫的。”
宝玉正欲分辨,那边李嬷嬷早已高声喝骂起来,又是小娼妇,又是哄宝玉,又有装狐媚,又说配小子等,实有些不堪。宝钗黛玉在屋中也听的皱眉,出门意欲过去说两声,两下里劝解了,也省得生事。见着贾母立在那里,她们也是吃惊,忙上前问好儿。
贾母点一点头,见黛玉匆匆披着斗篷出来,便唤她到跟前来,与她理了理系带,混似没听见那边李嬷嬷的世俗粗话。宝玉三人见了,都有些不知所措,恰此时李嬷嬷略停了停,宝钗意欲说两句话开解,贾母却忽而道:“鸳鸯,你进去,把李嬷嬷请出来。”
鸳鸯答应了一声,进去唤人。
那李嬷嬷原是积了半日的火,哪里禁得住,饶是鸳鸯好言好语,她还是止不住絮叨茜雪、酥酪等事,夹杂着说个不清。幸而鸳鸯是贾母跟前得力的大丫鬟,她也存了一点忌惮,终究慢慢劝了出来。
谁知出来抬头一看,贾母等人正站在前头,那李嬷嬷原是停不住的嘴,当时就止住了,张着说不出话来。
贾母反而平平问道:“这是李嬷嬷罢。”
这一句话,李嬷嬷就臊得满脸通红,忙过去跪下,又惴惴着道:“老太太万福。”
贾母半句不提先前的事,只道:“宝玉,扶你奶妈妈起来。她虽解事告老了去,日后不能照管你的事了。谁让旧日你吃了她的奶,原是该担待些的。”
宝玉答应一声,就要走过去,那边李嬷嬷面上半青半红的,忙自个爬起来,呐呐道:“老太太,是我糊涂了,这大正月里没规矩的……”
她口里胡乱说着,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