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萧氏耍小性子,有一些小毛病,小打小闹,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看不见也就算了,可她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手伸向前朝政务,撺掇朕的朝臣去坑害朕的百姓,谋取的私利还是想招兵买马图谋朕的江山。”

“若是先帝在,查出萧氏领着太子在鄞郡招兵买马,直接就赐那娘俩白绫了,哪里会留着他们。”

老皇帝痛哭流涕,说到伤心处,身形摇晃险些站不稳,李公公搀扶他坐下。

“朕是不得已才禁了萧氏的足,小惩大戒,没想到……才几日就天人永隔了。”

李公公也跟着老皇帝抹眼泪,“不是您的错,陛下禁娘娘的足,也是不得已,陛下是天下人的陛下,陛下心里装着江山社稷,您有您的苦衷,皇后娘娘会理解您的。”

老皇帝哭了一会儿,被李公公劝得不那么自责伤心了。

“皇后走之前让朕照顾好星驰,星驰那孩子被惯坏了,才生出那么多事端,星驰一直在朕的羽翼之下,自己不立起来不行,朕得好好培养培养他,不能辜负了皇后的临终所托。”

李公公这回没搭话,太子三十多岁,培养太子还不如直接培养沈桓和沈烁,好歹还能看到盼头。

老皇帝擦了擦眼泪,吩咐李公公。

“替朕拟一道旨意,丧期过后,太子监国。”

“是。”

李公公秉笔写完圣旨,放在桌案上阴干,“这道圣旨,这就送东宫?”

老皇帝:“星驰刚没了母亲,正伤心着,估计也没精力操心国事,等丧期过后再送。”

“朕也累了,心累!”

老皇帝吩咐李公公,“这阵子,让老九盯着点前朝那边。”

指着桌案上堆成小山的奏折,“这些奏折都搬御书房去,明天让老九去御书房酌情处理,朕想多陪皇后几日,没什么事别来烦朕。”

“是。”

转眼皇后丧期过了半个月。

荣王府。

“公主,这是姑爷派人送来的,姑爷说要晚些回来,晚膳您先自己用,不用等他,姑爷自从进了御书房愈发繁忙了。”

秋菊把食盒里的东西摆到檀木桌面上,是鼎香阁醉鸭。

前两日温若初随口说了一句鼎香阁醉鸭味道不错,接连三日,早中晚三餐都能见到醉鸭。

温若初现在看到那焦黄泛着油光的鸭子,感觉那鸭子看她都是一脸怨气,好吃也不能天天吃它啊。

温若初用拨浪鼓的杆,把鸭脑袋撅到一边,不让鸭子看她。

“端下去,当做晌午给你们加餐。”

月儿以为温若初是思念沈惊澜没了胃口,笑嘻嘻地劝温若初。

“只有皇帝和太子能在御书房处理政务,如今咱们姑爷在,这是好事啊,公主应该多吃点,养好了身子,料理好家宅,姑爷能安心处理政务,自然就能早些回来了。”

温若初让奶娘把沈轩和沈煜抱出去,瞅了一眼月儿,小姑娘还是年纪小,不懂这里面的道道。

“老皇帝在御书房处理政务是理所应当,太子在御书房处理政务那也是应当应分,沈惊澜是皇子,在御书房处理政务就是个傻干活的。”

“如今皇后丧期,老皇帝是个痴情种对皇后的死心怀愧疚,无心政务,沈星驰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那些堆积如山的政务,只能交给看起来老实本分,经过老皇帝三番五次试探,确认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沈惊澜去处理。”

“等丧期一过,沈惊澜就要乖乖把御书房让出来,弄不好老皇帝直接让沈星驰上位监国,让沈惊澜给沈星驰那坨烂泥打下手。”

“啊?”

月儿一脸愤愤不平,“姑爷这么尽心竭力地处理政务,岂不是为旁人做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