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和太子这是在做什么?
老皇帝胸口剧烈喘着粗气,眯着眼睛靠坐在龙椅里,半晌后,撩起眼皮看向沈惊澜。
想起一大早听说的荣王府走水,温若初产下双生子,他这个九儿子还能一大早把皇后和东宫的罪证送过来……
光整理这些账目所耗费的时间,至少月余,能在短短十日之内呈递到他面前。
沈惊澜应该在他命令他调查军饷来源案之前,就已经查到了军饷和土地有关。
不……
这时间可能更早。
沈惊澜早就想对沈星驰动手了。
沈惊澜是带着恨回来的……
老皇帝盯着沈惊澜,盯得格外认真,似乎在透过那双毫无二心的眼睛,窥探掩藏在深处的那颗欲弑君的狼子野心。
浑浊老眼闪着光,眼底不显,心底却已起了杀意,但凡瞧出一丝端倪,定要叫这个寒族余孽血溅当场。
沈惊澜坦然站在老皇帝面前,老皇帝想杀了他,此时的沈惊澜何尝不想宰了老皇帝。
他微微低着头,姿态恭敬。没有任何不敬之举,有的只是为人臣为人子的忠心。
老皇帝端坐龙椅,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瞅了沈惊澜半天,除了敬畏什么也没看到。
这孩子心思缜密,又如此沉得住气,还真有几分先帝风采,先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也曾在三日之内查出重臣贪墨大案。
老皇帝心底杀意逐渐退去,转而浮现几分赞赏。
第一次对这个儿子生出了几分愧疚心思。
第176章 老皇帝承认沈惊澜这个儿子
老皇帝面色缓了缓,看向沈惊澜的目光中难得多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慈爱。
“朕听闻荣王府昨夜走了水,你身子无碍吧?”
沈惊澜:“谢父皇体恤,儿臣一切安好。”
雍国习俗,孩子出生后,由家中长辈取名,等到满月长辈亲手把孩子的名字加进族谱。
老皇帝犹豫一瞬,又问。
“朕还听说荣王府得了两位小皇孙?”
“是。”
老皇帝:“……”
他十三个儿子,十五位公主,那个添丁加口的不都是乐得来找他报喜,央求他赐名?
沈惊澜安顿好温若初之后,趁着皇后和东宫还没反应过来,当机立断,安排人手抄了南卿庄,以及都城附近两个庄子负责给东宫敛财劣绅的宅子。
忙了一早晨,两个孩子的名字还没来得及取。
清楚雍国习俗,新生的孩子需要长辈取名字入族谱。他并无不在意族谱,孩子是温若初生的,沈惊澜想让温若初给孩子取名字。
沈惊澜不愿意,老皇帝以为沈惊澜为人木讷不好意思求他,他可是一国之君,岂有上上赶着求人的求他的道理。
父子俩僵持半晌,谁都没说话。
李公公站在一边,小心翼翼打量老皇帝神色,这个荣王殿下也真是的,陛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就借坡下驴呗。
陛下能承认这两个孩子是小皇孙,可不容易,有陛下首肯,荣王妃生的这两个小皇孙,谁也动不了,是能长大的。
李公公挑破尴尬道,一脸笑意。
“荣王府的两位小皇孙还没来得及取名吧,左右过两日荣王也得来求陛下,不如就趁今日把两位小皇孙的名字定下,省得荣王殿下再多跑一趟。”
沈惊澜倒吸一口气,余光瞄了一眼李公公,眼神警告李公公多事。
撩起衣袍,双膝跪地,求老皇帝。
“儿臣代两位犬子求父皇赐名。”
老皇帝眉宇间染上喜色,满意沈惊澜对他的恭顺,捋了一把花白胡须。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