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红绸牵引着出了厅,途中男孩儿离开了。莫芸溪被景府的一个年长的婆子领入了新房,刚一进去就被屋内浓浓的药味给薰到了,忍不住咳嗽出声。
“我们大少爷卧病在床,离不了这些汤汤水水的东西,屋内难免会有药味,这味道姑娘要尽快习惯才成,以后姑娘可是要和大少爷住在一间屋子了。”带路的婆子淡淡地说道,态度称不上恭敬,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说教意味在里面。
“知道了,有劳嬷嬷教诲,我初来景家,所知甚少,以后还需嬷嬷们多加提点着。这只钗嬷嬷别嫌弃,当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莫芸溪自身后的香茹手中拿过一只崭新的银钗递了过去。
这钗是自那两箱三等首饰中拿出来的。经过一路上的观察,她感觉得出这位带路的嬷嬷在景府就算不是一把手,应该也是那种能在主子面前说得上话、比较有脸面之人,所以说这只钗送得并不亏。
“姑娘这是做什么,会折煞老奴的。”嬷嬷见到钗,双眼亮了一下,摇头假意推辞着,态度比方才好了不只一星半点。
“嬷嬷带路辛苦,这支钗就收下吧,莫非嬷嬷是嫌弃这钗太过普通?”
“呃,既然姑娘坚持,那老奴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嬷嬷喜滋滋地将钗揣入怀中。得了好处后态度立马来了个大转变,再不见冷漠,客气地将莫芸溪带进了喜房,将其扶至屋内靠北的架子床上坐下。
由于新郎官此时虚弱得连醒过来都成问题,所以掀盖头什么的无法做。由于情况特殊,这喜帕最后便由喜婆代新郎官取下了。
“姑娘长得可真俊,我们大少爷有福气。”喜帕一落,见到莫芸溪上了妆后的美丽小脸儿后,得到好处的嬷嬷连声夸奖,笑得脸上的皱纹都多了好几处。
“嬷嬷谬赞了。”莫芸溪的眼睛终于自由了,她开始打量起屋内的摆设来。
这是间看起来很男性的屋子。因为要办喜事,屋内加了个新打做的梳妆台,梳妆台前摆有一个半圆型黄花梨木椅,椅子很漂亮,四条腿儿上都雕了花样。梳妆台附近有个看起来适合女性用的放衣服用的大箱子。只有这两样东西令屋子稍稍体现出一些柔美来,剩下的无一物不是男性所用。
屋内正中放着一张较大的书案,上面摆有几卷书还有文房四宝等物;角落处有个大大的绣有壮丽山河的屏风;床附近放有一张用来休息用的摇椅,椅上面铺有动物的柔软皮毛;靠近房门口的地方有个黄花梨木方桌,上面摆着茶具点心等物,桌子周围放有几个同种木材所制的宝椅。
屋内有两个架子床,莫芸溪此时坐着的是较小的,屋内靠东面摆着一个较大的架子床,她看到另一张架子床上的红色锦被是铺开着的,里面有着些微的隆起。床上正躺着一个人,躺着的那个不用说肯定是她那个一直未醒的小夫婿。
喜婆自莫芸溪头上剪下一小缕头发,而后又行至东侧架子床处剪下了一小缕正在昏睡中之人的头发,动作熟练地将两缕头发系到一起,放至一个精致的荷包内,快步走过来将之递给了莫芸溪,高声说道:“夫妻同心,不离不弃。”
这个婚礼相当朴素简单,很多礼节都省了,因为新郎官什么都不能做。所以连丫环铺床,往床铺上放枣子,让新娘吃饺子及喝交杯酒等新婚夜必做的事全省掉了。
喜婆很轻松,没做什么事领了赏钱便走了。嬷嬷说:“按理这个时候应该有女眷们来新娘子,但因大少爷病重需要静养,屋内人数不宜过多,是以一会儿只有夫人一个人来看姑娘。”
“知道了。”莫芸溪对屋内的摆设有了个大概的印象后,便站起身向另外一张床处走去,她的床在北侧,而莫大少爷睡觉时头向北,她坐在床上视野有限,看不到人全身。
“大少爷病了很久,此次姑娘来冲喜,希望能为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