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李涿将周兰的试卷看了一遍之后,冷淡的目光扫向应娆:“应娘子,文章犹如千人千面,各人看法均是不同。这点道理你若是不懂,我认为,连第二都不配。”

他一向与这书院中的其他人疏离,也完全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说起话来肆无忌惮。

“你!”应娆没有想到他竟敢这样说,一下气笑了,“你一个原来名次一百之外的人,也配来说说我?”

李涿微笑:“是吗?方才应娘子才说,不应该以夫子定的名次来论才学,怎么现在又以名次来取人?”

周围人纷纷意识到,应娆说的话分明是自相矛盾,一切不过是发泄心中的不忿而已。

“而且,”李涿翻了翻周兰的试卷,他对着榜单上的各科分数一算,心中便有了定数,“小兰并非只有策论一科超过你,单单是墨义最后一题,就比你多了十分。”

应娆这才注意到,原来周兰墨义的最后一题全部都是答上了的,她脸色青了:“怎么可能!最后一题分明涉及到农学!”

这一题,第一问耕田收种与季节的关系,第二问,1亩有3垄,1垄600穴,1穴可插1桑苗,两头中能有1头出土,1亩可得多少株? 除了出售桑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加收入?

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知识范围,所以类似应娆的其他人,直接就放弃了这道题。类似的题偶尔会出现在墨义的最后一道,严格的来说,已经算不上墨义了,是附加题。

她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平日里读四书五经,了解各国国政,就已经耗费了绝大部分精力了,怎么还有空去钻研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所以看见周兰答上了那条题,应娆几乎不敢相信,她直接从李涿手中夺过周兰的卷子,看到最后一题写得满满当当的,脸色十分难看。

到此间,事情已经十分明了。

应娆凝目看着周兰的答案:“慢着,这题大家都不会答,你是如何能写得一字不落的?”

李涿蹙眉:“小兰闲暇时各类书籍都有涉猎,看多了自然就有印象,应娘子此话何意?而且,就连夫子平日里也说了,有空可以看看治水农学方面的书。”

周兰忍了忍,她深呼一口气,拉了李涿:“姐姐,不必同她多说。”

“应姐姐,你对成绩若有异议,与我在此争执有何用处?还是去跟夫子讲吧。”周兰冷声笑道,“回头,姐姐若还是心有不甘,无法承受这打击,小妹愿意具酒一杯,给姐姐赔罪。”

说完,她也不管对方阴沉的脸色,直接拉了李涿穿过人群而去。

应娆盯着两人的背影,眼眸沉了沉,用力将宣纸揉成纸团。旁人都觉得她意气用事,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次大考她是应了家里托关系请的一位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