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快坐,咱们都是为皇上效力,为了百姓,大人能如此,那我也就不用再多说什么了。明天过了日跌,我就要赶到淮扬府,浙江路节度使文大人和营田使方大人一早就能赶到咱们这里,到时候咱们碰一下,这费县的赈济就由宋大人辛苦辛苦,多多配合文大人和方大人了,大人也知道,如今煦王领着这赈济的统总,煦王可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大人得多多惊醒着些才是。”
宋知县被宿劭后面跳跃着转了的话题又惊出了一身薄汗,煦王统总,皇上却安排宿劭来做这个钦差,满丰国的人,谁不知道宿劭是昶王的人,他能真心配合煦王赈灾?唉唉唉,这又是一滩浑水,他还是老老实实听话,真的要惊醒起来才是。
宋知县知道宿劭那话里的意思,又起身长揖,躬身真心的感谢。
浙江路节度使文大人是煦王侧妃戴氏父亲的表亲,可为人却清明方正,和营田使方大人在城门刚开的时候,就打马进了城,直奔费县知县衙门。
宋知县下了决心只一心以皇上为主,倒也清爽光棍了起来,早早起了几乎迎出了衙门口,把两位大人迎进了衙门,宿劭已经坐在衙门侧书房等着了。
宿劭作为钦差,属于官阶最大的,自然落座上首,客气的吩咐人带着两位大人去净了手脸,又一起吃了点点心,这才安排道:“来前皇上吩咐了,文大人统总赈济的银两,方大人负责查清楚受灾的田地耕亩数以及每亩地所对应的人头数,在费县的人数以及并不在费县却沾着耕地的人数,老人有多少,未满十岁的孩子有多少,每日每人大约需要多少粮食裹腹,整个费县受灾的农家,大约需要多少粮食,统共每月的税负是多少,还有,”宿劭转头看着文大人,“大人多多辛苦,如今咱们虽只负责赈济,可这水里河工也得配合,你今明两天,去见一下刘大人,他于水利上最是精通,只为人上有些古板不通,这倒也没什么影响,你们几个商议商议,看能不能调些澄港的水过来。”
文大人微微皱了皱眉,看着宿劭道:“大人,这赈济的银两,下官到现在也没有接到朝廷具体的信。这没有银两,不论是饮水还是农田,我等都是无计可施啊。”
宿劭挑着眉梢儿扫了一圈立刻也皱起了眉头,“方大人所言极是,我会书信煦王,你们几个先照着有银子安排吧,若是没有银子,咱们再想没有银子的法子。”
宿劭这话说的有些混账,营田使方大人忍不住道:“大人,若是没有银子,下官这里寸步难行。”
“我不是让你们先照着有银子安排嘛?好了,剩下的你们和宋知县商议吧,我得赶紧安排启程了,淮阳府还有一堆的事儿呢。”宿劭压根就不打算跟他们多废话,微微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也不管他们什么神情,就甩着手径直起身离开了。
看着宿劭转身看不到身影了,方大人气的眉毛都竖了起来,手指忍不住抖动着,“这,这哪里有一点认真赈济的样子?”
文大人猛地扭头,蹙着眉头瞪着他,厉声道:“慎言!”
宋知县光棍得就像是听不懂一般,他只负责配合,可不会傻乎乎的硬是靠前去抢个功劳什么的,再说,也没什么好抢的,能安全着把事情做好,已经不容易了。
文大人也不敢耽误,和方大人宋知县商量了半响,分派了任务,就带着人往澄港找刘大人去了,方大人则和宋知县一起,往浙江路布政使衙门所在的泾县赶去,他们这些事物,就算没银子也得有人,找布政使最合适不过。
方大人和宋知县也没敢坐车,两人骑了马带着人直奔泾县,此时刚过了隅中,进出城门来往的农人商人小贩儿们络绎不绝,倒没有因为旱灾而有所减少,看起来还是热闹的很。
两人减缓了马速,刚过了城门洞,就看到城门内横七竖八的围着几堆的人,每堆里大概七八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