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2 / 2)

男子当即拉下了脸色,当世之风,崇尚阴柔,豪门多养男宠,但读书人却以此为耻。

“都回到号房中,不允许攀谈。”巡逻的考官大声提醒道,“否则取消资格,轰出考场。”

寒窗苦读多年的学子听到后,便纷纷回到了号房,那男子虽怒,却也不敢再继续多说,“哼!”

谢氏深吸了一口气,这些时日她住在坊间,听到了不少议论与谩骂声,但正是这种非议,让她立誓要在本科当中一举夺魁,旋即踏入号房。

一个三面围墙的方寸之地,即将走出新朝第一位名垂青史的女宰。

随着贡院内的铜钟响起,禁军将一个上了锁的匣子护送至贡院封存,而后关闭了贡院所有入口,并落锁,而贡院外也由重重禁卫镇守。

屋舍内,两名相对而立的主考官相互作揖,“请。”随后从身侧宫中派来的女官手中接过钥匙,将铜匣打开,取出试题。

自开设科举以来,相较于诗赋与经义,朝廷最重视的便是策论。

赵砚书看着时务策五道考题,几乎都与民生有关,而未涉及任何新政,便猜到皇帝是想让一众应试的女子公平竞争,以堵他们的口舌,“将其誊录,分发下去吧。”

“喏。”

贡院内有考官数十人,抄手若干,将试题誊录后,随着开考的钟声响起,考官将试题一一分发。

咚!

贡院内的铜钟再次响起,主考官点燃计时的篆香。

“开试!”

第358章 英雄末路当磨折(六)

十日后

天授四年,省试揭榜,于礼部贡院大门张榜,因采用誊录糊名之法,因而审卷的考官无法通过字迹来判断,极大的保证了录取的公正。

张榜当日,贡院门口挤满了考生,经过完善后的科举考试共分三级,但决定能否入仕的,仍然是省试,一但通过了省试,也就代表了中举,而殿试只不过是将通过省试的过省举人重新排名,分等,而后授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