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前,将衣服递给萧怀玉,萧怀玉伸手接过,上面还有熟悉的淡香,只不过衣服的样式有些特殊,“公卿冠服…”
萧怀玉看着衣服抬起头,却发现平阳公主已经穿好了衣裳。
“临朝称制,吾需要武安侯。”平阳公主着萧怀玉道。
※ ※ ※ ※ ※ ※ ※ ※
太康七年秋,大楚皇帝驾崩,太子李兴于灵前继位,尚书令裴长之勾结中领军韩修谋立十三皇子李兴,起兵造反,武安侯萧怀玉以及大将军郑珩奉命平乱。
承明殿之乱结束后,楚国朝中再次掀起了长达月余的牢狱之灾,作为主谋的裴氏,满门获罪抄斩,而参与造反的官员,其亲族与朋党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由于中领军韩修的迷途知返,遂未殃及族中,只是褫夺了爵位与官阶。
平阳公主借这场动乱,肃清了朝野所有反对她的官员,除了对发动政变的官员进行惩处外,还对于追随她有功的文武官员进行了嘉奖与升迁。
由于天子年幼,主少国疑,在平定叛乱后,手握实权的平阳公主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掌朝政。
李兴登基后,平阳公主临朝称制,并根据楚国朝中存在的弊端改定官制。
太康七年盛秋,平阳公主颁布了第一个职员令,继尚书台之后,又改中书、门下二省之制,使其分管宰相之权。
以中书省秉承天子意旨,起草与颁布诏书及中央政令。
而原为皇帝侍从机构的门下省,经过改制后,职权逐渐扩大,与中书省同掌国家机要,凡国家之政,皆出门下。
三省之制,以尚书省总领庶政,由中书、门下二省分掌机权。
而三公逐渐成为虚职,三省的长官取代了丞相,分割了相权,相互制约,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个全新的时代,就此开始。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