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怀玉在西北狱中写了一封陈情表,陛下看了之后,就将他无罪释放了。”琦玉从旁说道。
“她连字都不识得,哪里会写什么陈情表。”平阳公主却很质疑道,“这恐怕又是陈氏父女所为。”
“公主,伪造这种东西可是欺君之罪,极易抓到把柄,公主说陈氏聪慧,应当不会如此。”琦玉分析道。
自从梦醒之后,平阳公主的心越来越乱,对于舅舅郑珩想要铲除萧怀玉的做法,她原先是想要制止的,但一想到萧怀玉不肯依附于她,平阳公主便压下了自己的好奇之心。
南阳王李隆死后,李康便从军中脱离出来,并除去了军职,削减了手中权力。
皇帝偏爱的儿子,便只剩下了竟陵王李宣,然而当皇帝提出让李宣出班外廷时,却遭到了李宣的拒绝。
“那信当真是从西北来的?”平阳公主并不确定,所以又问了一遍,因为她所知道与了解的萧怀玉,是从进入军营开始才识字的。
琦玉摇了摇头,“廷尉是如此说的。”
“他没有惩处舅舅,此书也必然不会公开。”平阳公主说道。
琦玉当即听懂了平阳公主的意思,“奴知道了。”
平阳公主旋即起身,“许久没有入宫,去探望一下母亲吧。”
“喏。”琦玉叉手道。
※ ※ ※ ※ ※ ※ ※ ※ -
“西北急报!”一匹快马自西北各个传舍相接,疾驰于楚京的官道上。
楚宫·勤政殿
皇帝处理朝后奏疏以及各地公文的大殿中,每日都有洒扫的宫人与内侍。
“陛下。”中侍中贾舟满脸欢喜的踏入大殿。
正在阅览地方奏报的皇帝抬起头,“何事如此惊慌?”
“西北军报,郑珩将军初到西北便斩杀了敕勒族一支人马,足足数百人。”贾舟将军报呈上。
盘踞西北的胡人困扰了楚国多年,如今大军出征首战告捷,无疑是给了内忧外患的楚国朝廷一颗定心丸。
“好啊,好啊。”皇帝连说了两个好字,并为自己秘密处理郑珩一事而感到庆幸,仅一战,他便重新信任起了郑珩。
皇帝旋即起身离开了勤政殿,“朕要好好嘉奖西北军。”
皇帝离去后,便有宦官踏入殿内打扫,只见一名宦官收拾完案牍后,将目光瞥向了书柜。
“我来擦吧。”宦官见宫人身材娇小,擦不到书柜的上端,于是主动揽下。
这些值守于皇帝殿内的宦官宫人,都十分了解皇帝的习性,殿内其他的人打扫完后相继撤离,只有宦官故意磨蹭着借机翻找。
然而没过多久,中侍中贾舟便折了回来,看见宦官还在殿中打扫,于是训斥道:“说过多少遍了,做事细心些。”
宦官一脸慌张的跪在地上磕头,贾舟看着一尘不染的桌案,打扫还算用心,便也没有刁难,“下去吧。”
“喏。”
※ ※ ※ ※ ※ ※ ※ ※
长秋宫
西北军的胜利让皇帝大喜,还特意召集群臣嘉奖西北军以及主将郑珩,那污蔑之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前朝的喜讯,自然也传到了内廷,“西北苦寒,我还担心你舅舅浮躁,无法胜任呢。”
“胡人虽强悍,但终归是蛮横落后之地。”平阳公主回道。
“不过你父亲召集群臣嘉奖,似乎有些过于张扬了,也将他捧得太高。”郑皇后有些担忧的说道。
“胡人骚扰边境,使得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能够取胜,的确是一大喜事。”平阳公主说道,“西北很久都不曾有过捷报了。”
“只要人平安就好,”郑皇后叹道,“你外祖父在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