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 / 2)

若是在这一世,萧怀玉自然不会明白,可她已经历经了一世,也就知道薛家被灭门的真正原因。

薛氏一族乃是将门,平阳公主的祖父,乃是先帝一朝的肱骨,楚皇作为庶子,却因为薛氏的帮扶,在诸王夺位之中取胜,但楚国也因为长达十年的夺位之乱而逐渐衰落。

楚皇在登位后不久,平阳公主的祖父病故,薛家门庭也由此没落,没过几年又被按上了谋反的罪名,夺去兵权,流放抄家,然而薛家的罪,却没有牵连到作为昭仪的薛妃,薛妃因貌美而深得帝宠,却无力改变这一切,未久,薛妃也暴毙于宫中。

在平息内政之后,楚皇最终坐稳了皇位,并改元太康。

那时的平阳公主少不更事,因与薛妃容貌相似,故得楚皇偏爱,于是便将之送养于一直未有子嗣的中宫膝下。

萧怀玉沉默了一会儿,宫中的复杂争斗,即便如平阳公主这般身份尊贵的人,却也一直活在黑暗当中。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平阳公主的性情大变,也造成了她偏执与极端的性格。

萧怀玉的眼里生出了怜悯,但她脑海中依旧是清醒的,并不会因为这短暂的片刻动容而再次动摇内心所做出的决定。

“公主,快到城中了。”

作者有话说:

玉儿的死其实不能全怪平阳公主,当然平阳是直接原因。

第81章 棠棣

楚京

因为长子李符的死,楚皇还深陷愧疚,于是便将其几个年幼的孩子接入宫中照看。

对于剩下的子嗣,楚皇也一改往日的严厉。

连续几日,皇子们都受到了皇帝的召见,宫中也时常设宴。

由于大将军郑珩在安州之战上与柱国大将军陈文泰共同领兵取得了胜利,楚皇便也经常前往中宫探望郑皇后,以示恩宠。

就在平阳公主在武陵郡往南的官道上遇刺时,宫中却是歌舞升平。

皇帝设下家宴,召见诸子,并在宴上语重心长的提醒着儿子们,“李家得天下不易,而今三国鼎立,胡人南下,为楚国之基业,汝等当尽心竭力,兄友弟恭。”

而掌管音乐的乐府也正在演奏着先秦时的诗歌《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这首兄友弟恭的诗歌在大殿之内传颂,然而诸王的心思却全然不在宴上。

李符之死,拉开了楚国诸王夺嫡的序幕,由于楚皇的次子夭折,南阳王作为第三子,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长子,离继承便也更近了一步。

但眼下得民心的却是彭城王,然而正因为如此,楚皇便对其更为忌惮,一方面需要仰仗四子彭城王来安抚民心与朝廷,另一面,彭城王受朝臣拥戴,楚皇又不得不提防。

楚皇偏宠南阳王,并提拔其母族进入朝中的政要机构,便是为了制衡彭城王,如今彭城王风头正盛,楚皇对南阳王的宠爱便也更加多了,即便是刺杀齐使这样的罪行,仍旧能够包庇与偏袒。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曰: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竟陵王李宣坐在彭城王李康的身侧,听着乐府的演奏,缓缓叙述道,“周公定下礼法,将君王称作天子,统御万民,又试图以上天来约束君王,然而这样的礼法,皆为权贵定制,极具私心,它将君王推到了顶点,也揭开了人心最丑陋的一面,从这开始,皇家,便开始了无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