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家中小辈也是养花的个中好手,便想着请表姑娘帮忙培育年节时要送给太后娘娘的春兰。”
赵家的花卉生意做得极大,当年老夫人便是凭借莳花弄草的本事,入宫做了司苑司的女官,后来得皇后指婚嫁给那年的孟探花,这桩婚事传回梧州,一时间引得不少女儿家效仿,这其中又数赵家几位娘子更甚,每每培育出来的珍惜花卉,都是有价无市。
可群玉本就不是赵家人,哪里学过这些东西。
何况以她养什么死什么的毛病,届时交不了差,惹恼了太后娘娘,挨板子都算是轻。
这桩事摆明了就是谢望想要坑她,群玉自然不同意,“罗小哥,我实话与你说吧,我虽是赵家人,却自小就被养在庄子里的,不通文墨,不懂规矩,哪里就能帮得上你家郎君呢。”
群玉的话已经说的是很直白了,可罗应领了命,自然是没有完不成的道理。
“可郎君也说了,老夫人愿意让您试一试。”
若是借此机缘,孟家能够搭上太后,她们赵家岂不也得跟着水涨船高。
老夫人打量着这样的心思,又派屏翠送来了不少书,还带了她的话,说是若表姑娘看不懂可以来延年堂问老夫人,此话一出,将群玉最后的路彻底堵死。
最后,这件事便再无转圜的余地,从三日后的卯正开始,她便每日都要去弄玉堂点卯了。
自打入了孟府,她每日要学的东西便极多,毕竟盛京高门冢妇,那个不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便是管家算账那些执掌中馈的本事,也是自小就在当家主母身边耳濡目染。
孟家寒门出身,自诩清流门第,二郎又是这一辈中最成大器的,他的妻子即便不是迎娶高门贵女,却也得样样出挑,绝对不能差人一截。
礼仪规矩这些群玉倒是不成问题,她幼时在宫里长大,各式经验老道的女官亲自为她教习,可问题就在于她后面当了十余年的男子,这走路的仪态和举手投足间的气质,总之不太对,于是只好装得羞赧木讷,倒也没人起疑。
至于琴棋书画,她拣了两样让孟澜亲自来教,否则她日日都要忙这些课业,哪里有时间与孟澜相处。
老夫人也觉得是个道理,原本还想着直接让孟澜过来亲自教她,却被群玉连声拒绝,说是有更好的法子,定然让二表哥既心甘情愿,也不会嫌她累赘。
于是群玉从香茹那里套路出二表哥的喜好,知道有家书画铺子他常去,便精心设计了一场偶遇。
孟澜闲暇时好看游记,在向铺子里的伙计打听出他爱看哪本后,给了丰厚的银钱,让伙计提前告知,只要是一出新书定要同她递个信。
故而她每每抢到头一批,一连俩月,等孟澜下值再去买时,得到的都是售空的消息。
直到那天,他刚好提前下值,又去铺子里问,却听人说:“实在是不凑巧,最后一本才被人买走,不如您追上去问问人家卖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