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经验的人……

还自己提了小板凳……

咱倒是也没到这个地步啊!

那个大叔坐在自己小板凳上,想到麻辣烫店里,那个看似普通的老太太。

“在我们板云县,有一个人,一个女性英雄,真实姓名,我不能透露,也不敢直呼名讳。”

“大家都叫她刘大花,双枪刘大花。”

“因为她当年打小日子,胸前被小日子人的血染红,好像一朵充满荣耀的大红花,从此得名。”

那个人的眼神里,想到那个时候,他还小,可有幸,他参与过那个年代。

第314章 五宝里,也有她。

“我们板云县,被守下来,被庇护,因为有一条神奇胡同,那是无数个孤儿,组建的队伍。”

“游击战,有他们。”

“强攻战,有他们。”

“最后的总攻战,还有他们。”

“他们百多人的队伍,明明姓名不断地增加,可留下来的人,却不断地减少……”

“战争胜利了,可这条特殊的队伍,十不存一,最终活下来的人数,没有人知道。”

“从战争胜利后,这个队伍,就好像销声匿迹了一样,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那个人叹了一口气,原本热热闹闹的四周,突然空气好像凝聚了,那一辈的历史,太过凝重,是先辈们用骨血,用生命,铺出来的路。

“听说……”

“在今年的年初,胡同动过。”

“但也只是听说。”

一个女孩站起身,声音中带着几分哭腔,“既然听说过,就肯定存在。”

“胡同的人,还在。”

“对!胡同的人还在!”

尤其是小一辈的人,不知道这些历史。

老一辈的人,看到刘大娘他们,知道他们不想表明身份,也没有刻意给小辈们说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痕迹。

历史的痕迹,不会因为时间磨灭,只要有人记得。

“这是老板冰的酸梅汤,外面太热了,大家喝一点,解解暑。”

刘晓慧上的早班,两点多就下班了,知道店里开张,没有回胡同,直接过来帮忙。

听着那帮人的话,她内心骄傲。

胡同在,也会一直都在。

“谢谢老板。”

“谢谢!”

……

在外面等着的人,都是老顾客了,新的人在打听,这火车站门口,坐着这么多人,这是干什么呢?

周围店铺的老板,也好奇地不断张望。

几个孩子放学了,就是学习任务重的明瑞,也提前写完作业,来店铺帮忙。

“叔叔,你要点什么?墙上有价格单,我手上也有,您可以看看。”

在每张桌子上,都贴了编号。

方便大家寻找。

四个孩子,除了兄弟三个,还有萍萍小姑娘,来回穿梭在桌子间,让大家点菜。

“来羊肉串二十根,来一盘毛豆,再来个烤茄子,一个烤韭菜。”

“我爱吃辣,能有多辣,就有多辣。”

那个人是个无辣不欢的人,每个点菜的人,刘翠华都会看一眼,如果是认识的老顾客,对他们的口味,心里有数,孩子们记录的辣度,她会稍微调整一下。

对于没有见过的新顾客,她需要判断人的表情,来分析是不是太辣了。

至于不能吃辣的人,那就好说了,直接不辣就行了。

后面烤得热火朝天,三个大男人,还有老爷子也帮忙给他们递调料。

“这冰镇的啤酒,舒服!”

“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