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1 / 2)

话未说完,额头被他太子阿兄重重弹了一记,吃痛“哎唷哎唷”叫唤起来。

尉迟越无法,只能带着这讨人嫌的累赘一起上路。

一行人到得宁河边,太阳才堪堪升到水面上,朝霞映得河水流光溢彩、绚烂如锦。

宁州习俗,每到上巳前后,城中商贾便在宁河两岸支起棚帷,当作店肆,斑斓的彩棚鳞次栉比,又有人独出心裁,赁了停泊在渡口的船只,备上茶菓酒肴,便成了水上的茶肆酒馆。

彩棚舳舻相连十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水边集市。

他们到时时辰尚早,商贩们正在忙着支棚张帷。

一行人沿着河边漫步,清寒的晨风裹着淡淡的水腥气往人肺腑里灌。

尉迟渊忽然皱着眉头抽抽鼻子,双眼倏地一亮:“古楼子!”

经他这么一说,众人都从冷风中分辨出一缕暖暖的香气,是烙饼与羊肉混合在一起的气味。

尉迟越乜了他一眼:“鼻子比孤的日将军还灵。”却也不由得食指大动,出门前虽用过些早膳,但清晨没什么胃口,只用了半碗粥,此时方才觉得饿了。

一行人循着胡饼的香气,寻到一艘画舫,果见一个粟特人正在船尾烙饼,旁边还有个胡女守着装油茶的汤镬,见了几人眉开眼笑,大清早便开张,自是大大的吉兆。

几人要了两个鼓楼子并几壶油茶,让店主将饼切成片,登上船,围坐在一处,一边饮茶吃饼,一边看着河边纷杂忙碌的景象。

日头渐渐升高,商贩们已将货物摆好,城中的士庶渐渐涌向水边,一时间宁河两畔人喧马嘶,夹杂着凌乱的乐声,好不热闹。

尉迟越放下见底的茶杯,对沈宜秋道:“我们也去逛逛。”

尉迟渊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指了对岸一处道:“那里有戏台子,咱们去看百戏!”

第107章 赠刀

上了岸,尉迟渊便要过桥去对岸看百戏。

尉迟越袖着手,嗤之以鼻:“长安又不是没有,大老远的跑来看百戏,呵。”

乜了弟弟一眼:“真有你的,尉迟五郎。”

话音未落,他一眼瞥见沈宜秋,见她双眸亮闪闪的,似有期待之色,尉迟越这才想起,她自小受沈老夫人约束,在长安时大约没什么机会看百戏,便即改口:“灵州地处边陲,风俗自与京都不同,此处的百戏不知有何独到之处,去看看也无妨。”

尉迟渊冲着沈宜秋一揖:“沾林兄的光。”

说罢不等他太子阿兄教训,朝着前方的黑渠桥飞奔而去,跑到桥头,掐了一条柳枝,一边走一边时不时抽打一下石阑干。

尉迟越在后面看着,没好气道:“手里一刻不能闲着。”

桥上人如织,车如龙。

过了桥,所有人都在往戏台的方向涌。

尉迟越隔着袖子握住沈宜秋的手,低声道:“跟着我,这里人多,小心别走散了。”

沈宜秋身着男装,两个男子在光天化日下手牵着手,怎么看怎么古怪,但沈宜秋却任由他牵着没抽回手。

他们被人潮推挤,仿佛两片随波逐流的叶子。

尉迟越索性将她圈在怀中,用双臂隔出一方安全的天地。

周遭人马喧嘶,闹到极处,又变作一种别样的宁静,尉迟越忽觉世上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心中涌起无限的柔情来。

沈宜秋已经有些后悔了,又担心走在前面的尉迟渊这孩子虽精明,到底还是个孩子。

好不容易挤到戏台前,台上正在演鱼龙漫衍。

只见一个身着红衣的伎人摇动手中一串金铃,一只猞猁随着铃声跳跃不休。

忽然间,金铃脱手,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落入河水中,说时迟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