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公开祭拜但好歹能从亲爹处分些香火,不至于变成孤魂野鬼。

如今既然给他过继了嗣子,那首要的就得迁坟, 独立立碑, 族谱上也得做更改。除了迁坟之外几人还商议了要将刘大老爷的陵墓重新修缮一番。

此事事关重大,但曾氏和刘玉真因为是女眷都不能前往, 所以身为半子的陈世文和她新上任的侄儿一同去了。陈世文不但自己去了,他还把康哥儿、瑾哥儿、瑜哥儿几个也一同带走,说要带他们到外祖父坟前给他老人家看看, 上柱香再送回来。

刘玉真无奈,只得让他再三保证上完香就要让人回来, 可不能让几个小孩子看到开棺捡骨免得受到惊吓。

陈世文一一答应, 所以现在屋子里就她们这些女眷在等待。

眼见着日头高起, 刘玉真让丫鬟们将在院子里闲话的亲戚们都请了进来,上好茶好点心招待。

“大房这一过继,就起来了啊。”一个上了些年岁的族中妇人和隔壁位置上的人感叹道,“你瞧,真姐儿这气势是完全不一样了,刚刚进门的时候我瞧着她这通身的气派都不敢和她打招呼,明明几年前都还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小姑娘罢了。”

“六嫂您这可是想岔了,”那妇人回道,“她这气派可不是因为过继,我前两年见过她一回,那时就是这般模样了,就是这回气势更胜了些。”

“谁让人家嫁了个好夫婿呢,”后面听到她们议论的人前倾着身子,凑上前来道:“要是大姑娘没死……”

“那大房……”

“那真姐儿……”

几个嘴碎的妇人一阵私语,越说越兴奋,时不时发出意味不明的笑声。

刚好路过的刘玉娴听得一阵皱眉,不由得停下脚步,开口道:“六婶、八婶、十六婶,好些日子没见了,近来可好?”

几位加起来都一百多岁的妇人闲话人家姐妹却被撞了个正着,略有些尴尬,最后还是年纪最大,脸皮最厚的‘六婶’笑道:“是四姑娘啊,是有些日子没见了,你婆婆可好?没见她这阵子出来打叶子牌,我们都想着她呢。”

刘玉娴的脸上没有笑意,她道:“我婆婆病了,在家里歇着呢,几位婶婶许久未到家里来了,我让人给你们换些茶水点心吧。”

她招来一个丫鬟吩咐道:“你今日就在几位婶娘跟前侍候着,寸步都不要离开,茶没了要添,点心没了要让人上,务必要让几位婶婶宾至如归,若有怠慢我唯你是问。”

“可明白了?”

“是,四姑奶奶。”那丫鬟恭敬地回道,然后就束手站在了几人身旁,也不做别的,就那样站着。

几位妇人看着那丫鬟面面相觑,那‘八婶’见刘玉娴远去,便小声道:“……这四姑娘也很不一样了啊。”

‘六婶’低声回道:“能一样吗,她那婆婆可不是个好相与的……”

几个人一阵眉眼官司,多少的话都闷在了心里头,当着那丫鬟的面却是不敢再说了。

……

刘玉娴的丫鬟回了几次头,然后高兴地道:“太太,那几个都不敢再说了,您这法子可真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