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买菜都花了一二两银。”
陈世文皱眉,“竟这般多。”
“是啊,”刘玉真叹气,“往后虽然是我那庄子上送米粮鸡鸭来,但这日常果蔬还是得到街市上采买的。”
“如此一个月也要二三十两银,所以我便想着乘家里的银子还有一千多两,不如在京郊置办个小庄子,只需买上几亩地,能种些鲜菜就好。”
陈世文没有意见,“都听你的。”
郑大荣的不愧是在京城待了几十年的人精下人,不到半个月就在离京城半日路程的地方买下了八亩地并一个六七亩,光溜溜的小山头。
“这地是中等田,十五两一亩,山地则便宜些,八两,再加上给官府的契税银,一共是一百八十两。”
刘玉真很满意,“那就让冯大先去管着,起两三间房子,再让他雇两个村人张罗起来。不种麦、不种稻,全部都种上菜。”
“那附近可有河?若是有便引些水来,挖个池塘养些鱼,姑爷爱吃鱼。”
“有的有的,”郑大荣赶紧回道:“那附近有村子,村子旁有条河,可以引水到田里去的,就是远了些,不然那主家也不肯卖。”
刘玉真明白了,赏了他二两银子便让他出去了。虽然京城的田地略贵,花去了一百八十两,但她还是很开心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跟他们一说,果然几个人都高兴得很,康哥儿还一叠声地把爱吃的菜都数了一遍,也不管是不是土里长的。
这样的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了暖房宴请这日。
第95章
这是陈家在京城亲戚朋友中的第一次亮相, 一家人都很重视。
小到菜单上装盘点缀的时令鲜花, 大到堂屋内摆设的摆放位置,都是仔细斟酌过的, 好多事宜都是提前两三天就筹备起来,力求万无一失。
宴前的头一日,刘玉真还让人演练了一番, 端上来满桌的菜肴一家人每样略尝了几口就饱了,确认没有问题后撤下让下人们分了。
陈家和刘家在京城没太多亲戚,所以一共才送出去十份帖子。
曾家是第一, 为表郑重是一房一张帖子,就连在外为官的二舅舅一家刘玉真也让人给他们在京城读书的长子送了一张。
除了曾家之外,便是曾家嫁出去的女儿们, 如刘玉真母亲曾氏同辈份的一位庶出姨母, 她当年嫁的是一位秀才, 但这些年一直没有考中举人。
她们回来的那阵子,这位姨母的婆婆恰巧生病了因此未曾见到, 但礼是到了的, 所以这帖子便也有她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