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为承平,仍奉太上皇于正殿中极殿,自己则居于在旁侧宝和殿,承平帝登基后便颁下圣旨,尊嫡母顾氏皇后和生母凌氏贵妃为太后,居于中极殿东西配殿陪伴太上皇,立太子妃凌氏雨柔为皇后,世子李广睿为成王,同时追封已经下葬的崔潋滟为皇后,并钦赐了孝敬贞烈诚纯端肃恭仁这样极尽溢美之能事的谥号,还加封武国侯为太傅,为了怀念早逝的孝恭仁皇后,新帝特免了每年初春例行的选妃,只是特旨迎进了两位宫妃,那位早早就赐下过头面的林家淑妃还好说,令众人没想到的是,另一位获此殊荣的小姐,却是顾家嫡次女顾夕泠,迎入宫中更是越过了林五小姐,成为了皇后之下第一人的贵妃,此中深意,自是不言而喻。
相对于已经是新帝眼中钉的这些废太子党势力,在此次宫变中左右摇摆,最终还是投向了太子李天祈一方的苏府,倒是因为三少爷苏有容从龙有功的缘故而处在了一个微妙的地位上,苏国公有心想借自家儿子的因子躲过这一劫,刚露了一点风声,却被老国公叫到外院书房跪着听了好一顿训斥,翌日老国公更是亲自带着苏清辞进宫面见承平帝,自请削爵。
承平帝再三挽留,老国公却跪地固辞,最终承平帝也只得顺了他的意,却是赐了苏清辞国公荣耀俸禄,并特许国公府匾额不变,府邸排场照旧,只是令苏国公将爵位传给了世子苏百川,顺势封了个安远侯的爵位,而苏国公虽然保了荣耀,却如林侯一样,被调离了六部尚书这样的要职,荣养了起来。
有罚便有赏,承平帝很快也对此番易储风波中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他本欲封小郡主李踏雪为公主,可不知怎的,却被她入宫面圣给推辞了,最后只加了个尊号,封为护国郡主,皇后问起时,承平帝却是笑而不语,只让她日后再看,毓王李天祉虽然是两不相帮,但素来与恭王投契,加之毓王又是皇兄,便被从郡王加封了亲王,钦赐了铁帽子王御前不跪的殊荣,凌家,崔家等新帝一党的世家子弟也多有封赏。
大局初定的这几个月中,原来的恭王党几位重臣将废太子李天祈残余的势力扫荡了干净,这一天又是大朝的日子,新帝听了文武百官的奏折,又将几项新政吩咐了下去,总管徐顺丰喊过退朝,承平帝却是将苏有容和凌逸云单独留了下来,令他们到后殿议事,众朝臣恭谨地退出宝和殿,心里都是一阵感慨,却是无一人对此二人心生艳羡,大家都知道,他们此时的殊荣,是之前许多次将性命抛诸脑后换来的。
☆、第258章 宫乱(下)
明德帝和两位宠臣议过了几项新政,又特地叮嘱了顺王府的戍卫之事,待听了凌逸云报上说顺王府如今是苏有容在守着,也忍不住莞尔一笑:“那自然是再稳妥不过了……”
君臣三人议完朝政,承平帝舒了口气,笑到:“筹谋了这许多时日,朕终能夙愿得偿,虽说有父皇的圣旨在,朕是顺天承命,但顺王毕竟经营了这么多年,要扳倒他,的确是不易。”
听他这么说,凌逸云和苏有容赶紧站起身:“陛下上承天命,下抚万民,实属众望所归……”
还没等他们说完,承平帝便摆摆手笑到:“不过是咱们兄弟随便聊聊天,别把上朝那一套搬上来。”说着便挥手让他们坐下,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笑着摇摇头:
“你俩是我这诸多臣子中,最不受拘束的,仲康是天生古怪,子渊也是奇招频发,若是你们也变得中规中矩,朕还真成了孤家寡人,有什么意思,咱们在朝堂是君臣,私下是兄弟,朕不会效仿前朝太祖苛待功臣,你们也不必太拘礼,我说这些,其实是在想如何封赏你们。”
二人又起身口称不敢,承平帝笑到:“先听听封赏再说敢不敢。”说着,便转向苏有容:“朕知道子渊如今最需要的是什么……”说完又沉了沉,轻笑着,苏有容看他心情不错,也有心说笑话宽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