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2)

这时,站在前排的一个年轻女生问:

“武惠妃,姓武?那和武则天什么关系啊?”

梁书媞笑着回答:

“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后来有一个儿子,是寿王李瑁,而寿王妃,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杨玉环,也就是说武惠妃是杨玉环的婆婆。”

她一说完,人群里同时“哦”了一声,原来如此。

壁画介绍完,旁边的电子屏幕上,显示了一副石椁。

梁书媞继续介绍,

“这件石椁,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唐代石椁,05年被盗墓分子盗后,流失海外,最后经过公安部和文物部不断努力和追索,历时6年,成功追回,移交给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为了加深香港市民对这件事情的参与感,梁书媞还补充道:

“当时这件石椁是被一位美国的古董商人收藏,双方的第一场谈判,就是09年底,在香港进行的。”

梁书媞娓娓道来地介绍,让在场的听众都沉浸在这跌宕起伏的古今故事中,不知不觉中,都涨了见识。

文物吸引公众的注意力,而她作为桥梁,同样熠熠生辉。

“那这次怎么没把石椁也运来展览啊?”

“石椁是国家一级文物,重达27吨,不易运输,基于各种文物保护条件,石椁也是常年被放在陕博的地库里,不轻易展出。”

“不过大家可以随时关注陕博的消息,说不定哪一天就展出了。”

“哦,对了,还有陕西考古博物馆,也有很多非常具有价值的文物,欢迎大家到时候来西安参观。”

这一部分讲解完,站在队伍后面的程清玙伸出手鼓掌,他一带头,其余人也都鼓起掌来。

梁书媞和他眼神对视,他鼓掌的动作还在继续,梁书媞笑着贝齿轻咬了下嘴唇,对他无奈,不再看他,转身带着大家去了下一个展柜。

程清琪伸手把程清玙的手拽下来,送了两个字,

“痴线。”

到下一个展柜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插了过来,梁书媞介绍:

“这件呢,是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中国四大才女之一,上官婉儿的墓志铭……”

她正说着,刚才插进来的人里面,有个男的,看着好像一副精英的模样,用粤语道:

“呢度系香港,冇必要讲普通话,说粤语好唔好。”

梁书媞在香港待了几天了,能听懂一点点粤语,知道他让她讲粤语。

有些来者不善的意思,她微笑着道:

“不好意思先生,我不会粤语,没听懂你在说什么,麻烦你用普通话说。”

那男的哼笑了一下,又开始拽英语,还是同样的意思,说这里是香港,让她用英语或者粤语。

程清玙要上前过去梁书媞身边,李咏霓却拽住了儿子。

梁书媞什么男的没见过,凶的、恶的狠人也见了不少,更不要说眼前这个,算什么东西。

再说,她一个干考古的,在文化自信这一方面,还是很坚定不移的。

但因为是公众场合,她不好直接骂回去,只是沉着冷静道:

“香港是采用两文三语的地方,先生想要听粤语或者英语讲解,可以去服务台找对应的讲解服务。”

“我知道您粤语和英语讲得好,但也请尊重普通话,正是因为这里是香港,中国香港,所以讲普通话,更有必要。”

李咏霓笑了,程清玙扯开了李咏霓的手,朝另一旁的博物馆安保人员走去。

刚才在前排的年轻女性很认同梁书媞的话,顺着她的话道:

“就是,拽两句英语和粤语是不是就觉着自己高人一等了,听不懂普通话,那就自觉走远一点,还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