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言礼沉声,“卢大人,降低标准?岂不是寒了贫苦百姓的心?每年才发放这么点,今年又是寒冬,要他们如何过冬?”

卢大人道:“八万户老弱病残家庭,微臣记得十年前五万户,这十年来足足增加了三万,这十年来朝廷政策良好,百姓不至于吃不饱饭会饿死,又没大的天灾人祸,微臣觉得这数字有待考察,还有这些福利贴都是分发给各县,由各县安排官差送到百姓手中,臣不得不怀疑真正的贫苦百姓有没有拿到?”

礼部尚书出列,“卢大人说的事很可能发生,老臣建议派钦差大臣实地考察。”

萧言礼点了下头,“有道理,但现在发放福利贴的日子快到了,现在去实地考察来不及,这.二十万两要尽快凑齐。”

卢大人道:“为了防止黑心之人贪这些粮食,微臣说的降低标准是将粮食都换成陈粮,数量不变,花不了太多银钱。”

他今年都捐了好多钱了,他都快吃不饱了,不想再捐。

“……仅今年是这个标准。那粮食增产法明年普及了,粮食多了这市价自然也下来了,还有粮食增产法上面说的番薯如今已种出来,明年百姓不仅粮食增产大丰收,还有这番薯又多了份收入。”

萧言礼笑着看向宋明恩:“这位面具先生,你觉得呢?”

面具先生?

朝臣纷纷看向宋明恩。

宋明恩出列,恭敬对萧言礼道:“这位大人的建议很好,不排除很多伤残贫苦百姓拿不到福利贴,甚至可能要补助救济的百姓已不在世了却有人顶着对方的名额继续冒领。其中有田地的人家明年可以让他们优先种植番薯,减免一定赋税,他们的日子自给自足过好了,达到普通富农标准可以考虑从福利贴救助名单上划掉。”

朝臣都惊了,从福利贴救助名单上划掉的人家那意味着要救济的人家已死绝就不用发放了。

这面具先生竟是想着把他们变富农。

理想很好,但谈何容易?

吏部侍郎,“这位面具先生,那家里没有农田的村民,或者是镇上县里的伤残贫困人家,要如何改善他们的日子?”

宋明恩看了他一眼,“家中若是有孩童想读书走仕途改变家族命运,但苦于没银钱读书,朝廷可以出政策在官办学院免费读书。若是家中有聋哑人,当地有商户能招他们做活给工钱,朝廷可以嘉奖他们也可以适当减免一些不必要的赋税。哦,据我了解在燕城温家名下印刷工坊就有十几个盲人做活,他们提前培训过,靠摸模具凹凸识别字体,经他们印刷出来的书籍就没有出错过。”

萧言礼震惊,“盲人印刷真的没出过错?”

“温家招工都是提前培训教他们摸字识字,一日三餐免费吃饱,月底还能拿到工钱,工钱给得又高,他们学习的心气浓生怕拿不到这份活计,不仅如此温家还有培养盲人给人推拿按摩。至于哑巴那能做的活计就多了,需要有商户能招他们去做活,所以朝廷要鼓励商户招聋哑人做活。”

“不错不错。”萧言礼赞不绝口,“诸位臣工,你们觉得面具先生的想法如何?”

礼部尚书:“面具先生的建议实属良策,朝廷每年发放的福利贴都是一大批物资,看着丰盛,但分发到每户就没多少了,只是一时改善百姓的日子,根本无法帮他们脱贫,一旦这些政策落实下去,三年内福利贴救助名单上必然会划掉不少人家。”

萧言礼心情大好,“你便按面具先生的意思尽快梳理一份文书出来。”

萧言礼看向章明远,“尽快统计出来换成陈粮要多少银子,若是还缺再募捐。”

“是。”

“继续启奏!”

接下来一个时辰内,朝臣启奏的任何一件事,萧言礼最后都要问宋明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