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的思绪突然一转,既然这些禁品要通过边关流入,那闻燕雪是否知情呢?
林蕴似乎看出了李晟心中的疑惑,他说道:“平恩侯自然是知道的。王爷您想想,朝廷年年克扣军饷,单凭闻燕雪的府兵耕种,哪里能赚来万两军饷呢?”
林蕴顿了顿,继续说道:“言归正传,既然阿兰公主答应了闻亥要帮忙制作绝嗣香,那闻亥必然是答应了要帮她做些什么。王爷,您心里应该也猜到了几分吧?”
李晟沉默不语,他的确猜到了几分。但他印象中的母亲阿兰公主,一直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那些年委身于李凤起,也只是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林蕴看着李晟,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但李晟却陷入了沉思,他试图理清这其中的关系,但又怕触及到某些不愿面对的真相。
她一个柔弱的女子,身处异国他乡,不仅要面对异乡人的非议和偏见,还要努力生存下去,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她的最大心愿,无疑是回到那片熟悉的故土,回到那魂萦梦牵的百里荒草场。那里,有她的亲人,有她的回忆,有她无尽的思念。
李晟想到此处,心中一阵酸楚。他忽然有些不敢深想,为什么战乱一开始,阿兰就突然失去了消息?他尝试动用闻燕雪的关系去寻找,却遍寻不得。阿兰要么已经不在人世,抑或是闻燕雪发现了阿兰的踪迹与闻亥有关,知道她并无性命之忧,便选择了知情不报。
想到这些可能,李晟的声音不禁颤抖起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对林蕴说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追究真相的时候。他需要冷静思考,需要找到更多的线索,才能揭开这一切的谜团。
第55章 中计
“若存他还会回来吗?”林蕴临走之际,李晟忐忑不安地问道。
林蕴微微摇摇头道:“王爷无需多虑,此次我带来了人手。王统领若敢有动作,太皇太后那边便会立刻知晓。他绝不敢轻易冒险。”
听了这话,李晟心中的忧虑才稍稍平息。而与此同时,国公府内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姚氏站在那面足有半人高的西洋镜前,仔细端详着自己的装扮。她身着华丽的命妇诰服,头上的攒珠冠熠熠生辉,引来身旁的侍女们连声赞叹。
“听说这东珠乃是皇室御用之物,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赐给夫人两颗,真是难得一见的殊荣啊。”
姚氏满意地端详着攒珠冠上璀璨的东珠,故作矜持地说道:“如今我们姚家也算是与皇室沾亲带故了,这都是姝姐儿的功劳,才让国公府有今日的荣光。”
提及此事,她不禁又得意洋洋起来,“这次皇驾出行,我们春哥儿也随驾相伴,等到陛下亲政,仲春封侯拜相的日子定是指日可待。天子门生,宰相根苗,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身旁的侍女们都纷纷迎合,笑声不绝如耳。
姚氏又细细打量了一番自己的华丽装扮,满意地点了点头,“至于闻三关,只要他一天不成婚,就没有后嗣,承爵的事情这辈子都别想轮到他。”
她嘴角微扬,得意地笑道:“我们母子俩总算是熬出头了,从此以后便是风光无限。”
姚氏的贴身侍女是她从娘家陪嫁过来的佣人,察觉到屋外的几个小丫鬟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她立刻机警地向姚氏使了个眼色,轻声提醒道:“夫人,老爷来了。”
姚氏的脸上闪过一丝短暂的慌乱,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身姿重新挺得笔直。闻亥步入屋内,只见姚氏站在镜子前,满脸得意地欣赏着自己身上的华服。
闻亥没有立刻出声,他挥手示意下人们退下,待屋内只剩下他和姚氏两人时,才慢慢坐下,轻啜一口茶水,悠然地开口问道:“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