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正值壮年 ? ,三弟母族势力庞大,我怎能有指望呢?”

他闷闷不乐,总说白回兴国走了一遭,很失落似的。魏留仙却很欣慰,劝他看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这年的冬天异常温暖,到了十二月,才下过屈指可数的几场雪。岍江某些流域放在往年早该结冰了,今年水路直到隆冬依旧畅通,春台的热闹有望延续至年节以后。

府尹在请魏留仙吃饭时,也说今年经济繁盛,百姓生活阔绰,连孩子都乐意多添几个。

两人觥筹交错,谈天说地,前桥却在一旁听得愈发坐立不安泰和三年年尾已至,预言中的那场波及近半荆国的地震,似乎就要来了。

3.

正如突发性灾祸往往来得悄无声息、始料未及,那场地震就毫无征兆地降临在年关将至的喜悦之中。

魏留仙彼时正在木几前就着烛灯读书,不远处的桌子上堆着个金灿灿的铜币堆儿,几名丫鬟仆人埋头缝纫“吉祥袋”,将一把铜币抓入袋内收藏,不时轻声讲几句笑话。

四周除了低浅的交谈,钱币的叮当,就只剩下书纸翻页的摩擦,原本窝在炉边安静睡觉的福团却骤然蹦起,以从未有过的嗓门尖声吠叫,吓得所有人灵魂一颤。

魏留仙皱眉喝止,可接着周围的一切都剧烈晃动起来,烛台好像蹒跚学步的婴孩,在桌面历经磕绊滚倒在地,撒落的灯油骤然被火舌舔燃,魏留仙吓得将手中书一丢,呆了一呆,立即起身向众人道:“快到院中去!”

转眼地倒天悬,瓦片摇落如雨,魏留仙在众人簇拥中捂着脑袋跑出,差点和匆匆赶至的成璧撞了满怀。四面响起示警的刺耳击锣声,几乎所有人都踉跄着跑到院中了,晃动的深夜里充斥着不辨方向的巨大轰鸣,好像一头巨兽啃噬着四极天柱。

大家都没来得及穿上御寒的衣物,赵熙衡和梁穹把外袍脱下,让魏留仙裹在身上,众人就这么硬挺良久,那震撼的坼动终于结束了。

院内已然一片狼藉,书房的大火几乎烧到屋顶,待地震停了,魏留仙才敢让人入内扑救,好在别处都没有她左近这么多的书籍和布帛,纵有灯台倒落引发火势,也不算严重。

深夜十分难熬,零星余震接连而至,无人敢去屋内睡觉。魏留仙坐在屋前的台阶上,与公卿庶卿紧紧靠着,睁大眼睛一夜未眠。

春台如此,不知别处如何,不知京都如何;府邸如此,不知民宅如何,不知宫中如何……她思来想去,心乱如麻。

余震有结束趋势后,她派人去春台官署探问,恰好逢着府差也来问她安好。那差人一边回话一边落泪,说路上见了许多垮塌的民宅,伤亡者不计其数。

魏留仙便让人去库房拿出闲置的棉被棉衣,装上车叫差人拿走,沿途见了流离失所者就地散发,多少能解一时之急。

梦魇般的一夜终于过去,天亮后,朦胧的雾霾将四处笼罩,魏留仙也去城内查只见民宅损毁十有七八,嚎哭四起,狼籍满地,她唯有协助府尹尽力收留灾民,疗治伤者,分发食物。春台府城西北分别是岍江和白羊河,暖冬不冻之水在震中激荡,竟然冲垮堤坝,两侧民宅受损最重,几乎只剩断壁残垣。

短短半日,魏留仙就见过太多惨状,心头的悲戚都因积累过多微微麻木,昨夜那猛兽的怒吼,犹不安地在耳中回荡如此恐怖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呢?京都现在怎样了?

直到傍晚,晦暗的阴霾在夕阳中消退,魏留仙向西部瞭望,震惊地发现那伫立在岍江对岸的一整座封原山竟然矮了半截!而向西奔流的岍江,已经埋在乱石之中了!

她所听闻的骇人声响,竟然是山陵崩塌的哀呼,遮天盖日的滚滚浓烟也有了来处,她继而想到,去岁春末为疏洪重修水道,那时费力凿山引水,或许留下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