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2)

二人并肩走出船舫,燕怀瑾不知从何处把狐裘拿了出来,替她穿上。

做完这些,他伸了个懒腰,随后回身望她一眼,月色如积水空明,只见他眉眼带笑,说道:

“裴绾绾,走,回家吧。”

第三十六章 情起由心(上)

许久未见的燕京城繁华依旧。

钟粹宫的廊庑上皆悬着烛灯,入夜后悉数点燃,遥遥眺望,绚烂又落寞。

唯有身处其中,才能窥见与光相生相伴的暗。

纯妃靠在高椅上闭目养神,背对烛火,从远处看,只剩一个模糊的,孤零零的黑色剪影,仿佛深陷沼泽无法脱身的行人。

韩逋站在殿门前,定定看了她一阵,才缓缓朝前踏出几步。伴随他的逐步靠近,难辨的面容亦渐渐清晰,投在地上的影子也由伶仃的一个变为一双。

硕大的圆月载空,茕茕独立于夜幕中。

月亮再如何变换,也不过阴晴圆缺,人间的苦楚却有千万种不同。

韩逋突然回忆起那年梅花树下,初见她的模样艳丽明媚,与如今憔悴灯枯的面容判若两人。

他们的美好年华,皆磋磨在这方池城中,磋磨在对彼此的纠缠与不可言说的爱意里。

帝王将相,或再如何倾国倾城的妃子,终究也是凡人,逃不脱这些无可避免地悲与苦。

充斥着整座燕京城的璀璨灯火,一如他们之间早就滋生着的禁忌情愫。

纯妃听见脚步声,看清来人,微微坐直慵懒的身子:“事情都办妥了?那头已经安排好了?”

他点点头,走上前。

与此同时,俞姑姑收回替纯妃揉肩的手,一路低着头退下。

古人言,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她从前是照做的,如今心境处境已全然不同,态度也不由有了变化。

“嗯,是时候该让他尝些苦头了。”

……

姑苏城又下起连夜雨,淅淅沥沥的。

昨夜无月,云府上下却灯火通明,周遭的寂静愈发将正堂不绝于耳的哭喊声衬托得格外突出,直到子时方沉息。

故而裴筠庭几乎一夜未眠。

今晨起床,铜镜映出眼下那两个大大的乌青,连她自己都难免一吓。

在庭院里用早膳时,裴筠庭后知后觉想起梳妆时萦绕心头的疑问:“最后云氏如何处置的?”

银儿俯身答道:“回小姐,打听过了,那群丫鬟见是奴婢,自然不肯多说,支支吾吾的,奴婢好说歹说,她们才告诉我,肖家那位已经着手命人遣送回去,交由肖家处置了,至于另外一位……”

银儿并未明说云黛璇的下场,但她们都明白,即便历经昨晚的哭闹求饶,她的结局亦不会有分毫改变。

虽说云黛璇做的事堪称狼心狗肺,但她心中难免萌生几分唏嘘。

世家表面风光无限,内里亦有迂腐不堪的一面。为家族利益,将子女视为联姻的工具,又因维护名声,将血脉相连的亲人视如草芥,一旦不能为家族所用,则抛之弃之。

思及此,她放下铜箸,索然无味。

燕怀瑾说回家,自然指的是风驰电掣,毫不拖泥带水的回程,当晚便嘱咐她收拾行囊,计划翌日启程告别。

一别数月,想到她又要回去了,一面不舍,一面开始思念。

倒真有几分近乡情怯的意思在里头。

用完早膳,就见房中站了位不速之客,正端详手中的宣纸。

裴筠庭看清他手上的东西后一愣,随即想起来这是昨夜自己辗转难免,恰逢窗外开始下起小雨,便裹着外衣下床,就着连绵不绝的雨声,随意誊了首诗“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