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3)

“闹这么大,万岁爷会出面处理的吧?”年婳不确定地问道。

“皇阿玛知道后生了好大的气。已经让人重新出题,准备给上榜的举人重新安排考试了。”也正是因着这件事,他们兄弟几个最近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被牵连进去。

“那便好。只是这顺天府以后得乡试确实得改一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能让百姓有太多怨气。”年婳倒不担心自家二哥的实力,只是听完后随口评价了一句。

胤禛稀奇地看向她:“我以为你这脑子里整日只装着吃吃喝喝?你竟然还有这等见地?”

年婳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故作生气地没理他。

“民生之怨,何止这一起......”胤禛又想叹气,但随即想到年婳上次的话,硬生生把一口气憋了回去。

国库亏空、地方官吏贪腐、八旗子弟混吃等死......桩桩件件,最后都是算在了百姓头上。但这些他不能说,他说了就等于骂皇阿玛昏聩懒怠,才纵容这些蛀虫繁衍。

想想太子如今煎熬的处境,就是给他们兄弟几个敲响的警钟。

皇阿玛是圣明且没有过错的,就是装,他们也得装作对皇阿玛做的事没有一丝不满。

第33章 民间的声音沸反盈天,康熙对自己的定位是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好皇

民间的声音沸反盈天, 康熙对自己的定位是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如今寒门士子八旗子弟侵占了自己的利益,康熙也觉得脸上无光, 急忙派人彻查此事。

至于考中的这批人,康熙帝自己亲自出了题目,命直郡王带着一众皇子巡查考场,要对考上举人的这一批人进行复试。

原本这种为国选材的事情太子肯定要去的, 但一想叔公索额图的外孙伊都立此次也在中举名单,胤礽犹豫了片刻,请旨想要此次的巡考。

太子此举本也是出于好意, 民间的舆论已经够难听了, 若是那些落榜举子知道他和伊都立的关系,不知道还要编出什么谣言来,他想了想, 自己不担这门差事是最好的, 皇阿玛本就对这次科举大为生气,他不去沾染反而能避避风头。

他的出发点是好的, 谁料康熙听了却更生气了。

“怎么?你堂堂一国太子, 自己行得正坐得端还怕他们骂你不成?这些人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怀疑你徇私舞弊,若按照你那般想,这些士人家里的长辈大多都是朕的近臣,朕给他们出题还要怕瓜田李下被人质疑不成?”

康熙高坐大殿之上,语气里明显带了不满和训斥:“一国储君, 行事如此畏头畏尾,实在是怯懦至极!”

胤礽听到此处立马跪了下来, 乾清宫的地板用的是产自苏州御窑的“金砖”,这地砖被小太监一块块擦得锃亮, 胤礽低着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耷拉着头的影子。

他忽然在心中感叹,这个殿里的地砖怕都不用擦,只要皇阿玛哪段时日不高兴,这里的砖石就能被人们用膝盖擦得干干净净。他这个太子,说出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乾清宫的地砖他近几年可是没少跪。

说起来,小时候他还问过皇阿玛,为什么乾清宫里的砖看起来要比别处的亮,皇阿玛当时把他从地上捞进怀里,一脸耐心地跟他解释,说这处的砖用的是“金砖”,从泥土烧成砖石要花整整七百二十天的时间,只有天子才能用这种地砖。

胤礽当时被皇阿玛带在身边教养,闻言懵懂道:“那我是皇阿玛的儿子,所以我也用上了,是沾皇阿玛的光了!”

依稀记得,当时的皇阿玛笑得十分畅快,同梁谙达夸他小小年纪就会讨人开心。

现在......现在的他,甚至都不敢抬头看一眼皇阿玛的脸色。

胤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