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氛围持续了还不到半年,几个不省心的儿子们就又给他接二连三整出来闹心事儿。
先是太子这边,太子复位后不仅没有把他的话放进心里礼贤下士,反而明晃晃拿先前反对他的大臣开刀,就差把打击报复写在明面上了。
大臣们告状的折子递交到了康熙桌上,也就牵连出来了太子其他事。
最让康熙震惊与愤怒的是,太子自复立以来不仅没有把心思花在替皇阿玛分忧上,反而利用一切机会与大臣走动结交,竟然成为了九门提督托合齐的座上宾。
托合齐是康熙当初亲封的步军统领,负责的也是一整个京城的治安,正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康熙才把一整个皇宫的安危都交给他,可康熙没想到的是,托合齐不仅私下违规宴饮,这宴饮的名单里,更是出现了一堆不该出现的人。
上到太子、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满洲勋贵子弟,下到御前太监梁九功、李环,竟然都是托合齐饭局上的老熟人!
康熙拿到名单的时候整个人都觉得后背发凉。
如果胤礽真的与这些人勾结,托合齐掌握了紫禁城的兵权,梁九功是最了解接近他每日起居的人,只要胤礽有一丝谋逆之心,逼宫、下毒......这些事岂非轻而易举!
负责搜查名单汇报这些的太监察觉到了皇上的怒火与震惊,跪在下首犹豫了片刻,嗫嚅着开口:“皇上,还有一事,奴才不知当不当讲......”
康熙抬了抬手,神色威严地看向他:“既然查出来了,便没必要替任何人遮掩,你但说无妨!”
那太监应了声,一咬牙脖子一直硬着头皮汇报道:“回万岁爷,奴才查到,太子殿下在这个宴会上曾口出狂言,直言‘纵观历朝历代没有做四十年太子的道理’!”
这句话里全是对康熙这个皇阿玛的不满和抱怨,谁料康熙听完却笑了。
坐在上首的万岁爷不怒自威,冷笑着吩咐道:“既然他说没有做几十年太子的道理,那他这个太子还是别做了,总不能他不想做太子了,朕还得主动给他让位成全他!”
“传朕旨意吧,托合齐聚众会饮,勾结同党,判绞刑,秋后执行。梁九功......梁九功自十二岁便入宫跟在朕身边侍奉,朕顾念与其多年感情,将其革职抄家,囚禁于畅春园西苑。”
一回生二回熟,康熙第二次废太子就没有像上一次那么情绪大起大落差点把父子俩折腾疯了,甚至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在,这次废太子康熙连写御旨的时候都平静顺畅了许多。
“自太子复立以来,朕用心教导,屡次劝诫,然太子屡教不改,虐待群臣,目无法纪,朕对之彻底失望,今后绝不再复立。”
康熙非常镇定地写完了二废太子的诏书,写完还不忘对身边伺候的人感叹了句:“此次倒不觉得有什么痛心,谈笑间便写完了。”
旨意照旧是让四爷去送的。
胤禛没想到短短半年间自己来太子府上送了两次诏书,一次复立一次废除,任谁听听都觉得有些儿戏和荒谬。
出乎他意料的是太子此次竟然也十分平静,连太子妃也面色平淡地将他迎了进去,还不忘招呼着他坐下给他倒了盏热茶。
“你上次来送那复立的诏书时我心里乱的很,也没招呼你坐下喝茶。”太子拍了拍四爷的肩膀,面上是解脱的神色:“如今我倒是一夜之间释然了,想必皇阿玛此次是真的放过我了。只是可怜了托合齐,他病死在狱中,还落得个被皇阿玛挫骨扬灰的下场。”
四爷只是沉默地听着,如今太子的住处四周遍布皇阿玛的眼线,他就算觉得太子说得对,也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晚间回去的时候,年婳正在给三格格喂辅食。
“爱兰珠张嘴,哎呀,吃的这么好呀,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