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是什么情况,皇上的妃嫔参加科考,这成何体统呀,有违礼法呀!”
林元朝不卑不亢的站着,没有因为周围的议论而低头,她知道前方的路都是杨康大道。
皇帝问完前来殿试的人,没有遣散,而是直接叫了林元朝。
“幽州巡抚之女,林元朝,一年时间就能考中,前途不可限量,此乃天下女子第一人!”
乌之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下面一群大臣却是站不住了。
“皇上这万万不可也,后宫妃嫔怎可参加科举,这成何体统呀。”
站在第一排的大臣直接出列跪在了地上。
“林元朝一年之前被朕送出宫学习了,自然不是后宫妃嫔,她也是大汉子民,如何不妥了?”
乌之濯提前把林元朝送出宫,就是为了防止个样子。
“于礼不合呀皇上!”
跪在地上的大臣还在苦口婆心的劝说。
“于哪条礼法不合了,你说来给朕听听?”
乌之濯声音淡淡的,大臣都知道,这是皇帝生气的前兆。
那位大臣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话,就要倒霉了。
朝中大臣都是礼法发布的第一轮参与者,甚至可能是提出者,讨论者。
对于当朝礼法自然是清清楚楚。
跪在地上的大臣自然也是,脑海中努力回想,却是没有哪条礼法不允许的。
相反皇帝新颁发的礼法还鼓励这样的行为。
乌之濯生气是装的,心里却是十分开心,当初反对他的人出来看看,新颁布不到一年,考中的人之中就有一名女子。
人家只读了一年,而同考的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的。
看着地上说不出话的大臣,看来是想遍了所有礼法都没想出来,乌之濯挥挥手饶过他一次。
“既然连礼法都记不全,那就回去抄写十遍给朕交上来。”
在场的大臣都挺明白的,皇帝这是放了他一次。
跪在地上的大臣也松了一口气,差点就连累全家了。
以后皇上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他就是大庆最忠心的大臣!
“谢主隆恩。”
“还有谁有异议?”
皇帝扫视了一圈。
下面的人也没想出来个所以然,没人再站出来反驳。
“林元朝,虽然成绩不及甲等,但却是新律的大力推行者,朕就破例一次,封林元朝为幽州仓阳县县丞。”
状元也才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正七品,林元朝上来就是从七品,已经算是皇帝恩赐了。
“谢主隆恩,臣一定不负皇上厚望。”
大殿上的考生也都是熟读律法的,新律更是谨记于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对于林元朝的事情,他们也知道重要性,而且林元朝仅仅准备了一年就能有此成绩,他们也实在是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这件事也在大殿上的考生离开后结束了。
乌之濯趁着刚才铺垫好的氛围接着又抛出了一件众人不能接受的事情。
“如今天下太平,朕也是时候立皇后,培养太子了。”
乌之濯开口。
这件事情大臣们巴不得,纷纷表示应该的。
下一秒,乌之濯就扔下炸弹。
“皇贵妃时漓,钟灵毓秀,端淑懿恭,还救驾有功,朕要封皇贵妃为皇后,过继齐王长子乌开霁为长子,朕和皇贵妃恩爱有加,朕打算遣散后宫众人,只留皇后一人。”
乌之濯全盘托出。
原本第一句话大臣已经开始想如何反驳了。
结果这一连串下来,众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