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斗花魁算不得什么光明正大的乐事,还有人斥责出资举办赛花魁的读书人伤风败俗,不配考取功名,但仍有许多好奇的年轻小娘子、小媳妇结伴来瞧热闹,想亲眼看看以美貌婉约闻名的南国佳人。
瑶江县的少年公子、半大小子们,这些天都在私底下品评那十二位花娘的美貌,其实隔了一道江水,笼了轻纱,花娘们又个个涂了厚厚一层铅粉,抹了大红的胭脂,一张张脸雪白似碗里的豆腐,艳红如灶膛的柴火,哪个瞧得明白?
进宝和李子恒那天也去瞧了回斗花魁的盛景,一路上两人争执不休,回到家里,还没争出个胜负。
他们也说不清花娘们到底美不美,甚至连个胖瘦高矮都没瞧明白,但还是当着宝珠的面,把斗花魁夸了又夸。
气得宝珠揎拳掳袖,把进宝按住狠狠揍了一顿。
李绮节没说什么,只是收回了李子恒可以任意进出球场的腰牌。
李子恒连忙赌咒发誓,说他只是去江边看热闹,绝不会和杨天保那样流连风月。
李绮节低头拨弄珠子,不为所动。
不能去球场观摩那些伎人们训练,对李子恒来说,简直是晴空霹雳,急得他抓耳挠腮,围着李绮节团团转,恨不能以头抢地,来表达他的决心。
爱热闹是少年人的天性,李子恒五大三粗,向来对情爱之事看得很淡然,对孟春芳的绮念来得快,去得也快,他去江边看斗花魁,的的确确完全是出于好奇。
李绮节自小和李子恒一块长大,当然明白李子恒的心思,不过她还是没有心软。少年公子都爱风流,哪怕李子恒和风流一个字都不沾边,她也要把源头掐得死死的。
李子恒作小服低,每天对李绮节嘘寒问暖,一大早亲自为她打热水洗漱,一天十几趟来回检视她脚下的火盆,看炭火烧得不旺,连忙去灶房添炭,栗子、红苕、芋头烤得金黄,一碗碗端到书案前,还剥了几只解燥的卢橘,放在碗边,就差没喂到李绮节嘴里了。
然而终于等到李绮节终于“大人大量“,原谅李子恒时,也到了一家人归乡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和下一章的部分内容在作者的另一篇文里出现过,那篇文里的设定女主是这篇文的女二金蔷薇,所以挪用了小部分内容,另外女二是友军。
关于断更,因为上个星期爸妈都生病了,一个人来回照顾,心力交瘁,没有时间还是其次,主要是心里一直悬着,所以实在忙不过来,只能抽一天补齐字数,非常抱歉,接下来会尽快完结。
第52章
临出发前, 孟家的丫头上门, 看到李家院子里堆得满满当当小山包似的牛车, 笑道:“可是来得不巧。“
原来,孟春芳正准备邀请李绮节一道去武昌府的弥陀寺上香。
湖广省道教昌盛,山中多设道观, 佛寺也很常见,虽然寺庙的规模不算宏大, 但巧在殿舍别致,风景幽丽。
武昌府的几座佛寺都建在长江之畔的山谷之中。唐朝时某位驻守武昌府的官员为讨好国公爷, 在弥陀寺原先的旧址之上,培植园林, 重塑金身,将弥陀寺建造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因殿舍、法堂大多借着山势修建,是以弥陀寺的规格并不宏大开阔,不过白墙乌瓦,花树掩映, 柏木森森,古朴玲珑, 风景极为秀丽,加之寺中解签灵验,因而一年四季都能吸引大批香客。
弥陀寺香火旺盛,寺中供有几百座罗汉真人。去武昌府游玩的人,多半会去一趟弥陀寺,不为别的, 就为了数一数寺中的罗汉。
孟春芳上次去武昌府,已经数过罗汉了,这一回是去还愿的。她觉得庙中的解签确实很灵验,这才想邀请李绮节一道去寺中求签。
去武昌府可以坐船,十分便宜,但弥陀寺建在山谷之中,进